11月17日,《中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内蒙古兴安盟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部系统呈现我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全景图谱、产业链结构、区域布局、重点项目及未来趋势的权威研究成果,对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图为中国经济信息社分析师曾晨现场解读《中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报告2025》
报告指出,随着全球能源加速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绿色氢氨醇正成为氢能价值链中最具商业化潜力的赛道之一。2024年以来,中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全面进入“政策推动+市场牵引”的双轮驱动阶段,技术突破、产业投资、场景示范及国际合作快速扩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动能。
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氢能产业增长迅速。2024年全国氢气总产量超过3650万吨,绿色氢能产能占比约1%,但增速明显加快,全国已建成绿氢产能达12.5万吨/年,占全球比重超过50%。综合多方市场预测,预计“十五五”期间绿色氢需求将达到240-430万吨/年,产业规模将进入加速扩张期。
报告显示,绿色氢氨醇作为绿氢的“高密度、可运输、可储存”载体,在能源燃料、化工原料、航运运输、发电储能等领域全面渗透,正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点。绿氨、绿醇正逐步应用于国际航运燃料、燃气机组掺烧以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其商业价值快速释放。
从区域布局来看,我国绿色氢氨醇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初步形成“北方资源型省份领跑、东部沿海示范带动、中西部潜力地区加速跟进”空间格局。内蒙古、吉林、宁夏、新疆等地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成为产业发展主力区,多个百万吨级绿氨、绿醇项目相继落地并进入建设关键期。其中,内蒙古兴安盟、吉林大安等地的一体化示范项目已具备全国示范意义。
兴安盟作为内蒙古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依托千万千瓦级风光资源和丰富的生物质碳源,在绿色氢氨醇布局中已抢占先机。由金风科技投资建设的兴安盟风电耦合制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产能已成功完成核心工艺验证,成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化示范工程之一。
报告指出,未来十年将是绿色氢氨醇规模化发展的战略窗口期。随着绿氢成本下降、产业链协同优化、国际航运燃料需求提升以及全球低碳产品贸易机制逐步完善,中国有望在绿色氢氨醇产业的技术标准、工程能力和供应链规模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中国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报告2025》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编制。
近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化工泰斗侯德榜》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作者经过两年多“追星”,沿着侯德榜的足迹走了半个中国,在多方朋友的鼓励支持下,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内外史料和照片,听....
据江苏省滨海县政府网消息,11月16日,江苏皖维年产20万吨乙烯法功能性聚乙烯醇树脂及配套项目在滨海沿海工业园开工。安徽皖维集团是国内聚乙烯醇(PVA)、维纶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皖维高新在....
补短板、提性能、促应用、聚前沿“十四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成就显著。2024年,全国化工新材料产量、产值分别比2020年增长69%、85%,产品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不容忽视的是,....
中化新网讯11月12-14日,由全国环氧及衍生物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主委会主办的2025全国环氧产业链高端化与可持续发展(德纳化学)论坛暨第二十二届领袖沙龙在南京召开。与会专家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环氧....
秦文彩,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原总经理。他14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多次立功受奖。1952年,他随部队成建制转到解放军石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