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分解石膏窑气湿法制酸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通过评审认为,该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该技术由鲁北集团与科洋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联合攻关,首创"一转一冷"湿法制酸新工艺,集成自主研发的SO₂高效催化剂及"三床两换热"绝热结构,实现了高水汽分压条件下SO₂单次转化率≥99.3%的重大突破。基于核心创新建设的工业装置经长期运行验证,展现出优异的多源气体适应性,实现了热量回收率的提升和流程的简化,为工业石膏资源化提供了创新技术路径。
此次成果是鲁北集团自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来,历经47年技术积淀实现的新跨越,成功构建含硫含钙废弃物协同高值化利用体系,推动工业石膏、废硫酸、锂钙渣等资源高效利用。
鲁北集团表示,下一步将重点突破含硫含钙固废规模化应用瓶颈,加速构建覆盖“设计-制造-运营”的全链条产业化体系,联动行业力量拓展磷化工、钛白粉、锂产业等领域的跨行业应用。
近日,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和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2025年第三届中国长时储能大会上,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长时储能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和创新成果,荣获2025年“长时储能先锋企业”大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曹湖军与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
热固型树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凭借优异的应力释放能力,在保持镜片高透明度与耐冲击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因内应力引起的视觉干扰,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加舒适、清晰的视觉体验
9月17日,中国化学天津中试基地以开放创新模式亮相上海国际化工展,多项中试成果广受关注。该中试基地位于国内最大的化工中试基地集聚区天津南港工业园(园内已布局八大化工中试基地),创新生态优势明显。....
世界上既轻又薄的眼镜镜片材料是聚硫氨酯-聚硫醚,被视为高端、优质眼镜的象征,制造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光学材料的初始原料竟然来自排放的硫化氢,而作为硫化氢排放大国,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光学材料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