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二次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则》),以进一步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编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现行相关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编制出版技术指南》(HJ565—2010)存在标准框架结构不够清晰、构成要素需优化调整、缺少“技术内容”的编写规则、部分要素的表述规则及编写细则等内容需进一步明确等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HJ565—2010进行修订,制定单独的标准,以便更好的指导和规范我国生态环境标准的编写工作。
《规则》规定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结构、层次的编写、要素的编写和表述,以及编排格式要求;适用于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起草。2022年11月18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曾就《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公开征求意见。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首次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发函征求了107家单位意见,回复意见单位40家。回复意见单位中,提出意见的单位15家共提出意见58条。经梳理汇总,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六方面:一是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问题,二是关于术语和定义相关问题,三是关于标准名称问题,四是关于标准章节分层问题,五是关于标准编排示例相关问题,六是关于文字修改等相关问题。
本次修订对《规则》的层次结构进行了调整,一是增加了对“部分”的规定,二是更改了列项编号的写法,三是删除了“附录”的规定,对构成要素及要素类别进行了调整。同时,《规则》调整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环境保护标准”调整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生态环境基础标准”“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等6个定义;增加了“符号和缩略语”的编写规则等内容;更改了编写“术语和定义”的编写规则等内容。
11月将至,中国化学建投公司所属中化学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环境公司)迁址即将一年。从贵州到天津,环境公司紧密围绕央地战略协议,始终坚持用“化学”之笔,服务当地绿色发展, 南楼煎饼店清洁“...
10月25日至26日,第九届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暨湖北省第一届磷石膏综合利用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6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和《2026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
10月16日,记者从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超170万吨,较“十三五”期间增长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