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现代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五五”时期岳阳市现代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10月26日,岳阳市现代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湖南岳阳举行。业内领导专家与企业家们为岳阳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指导,加强交流和合作。湖南省委副书记、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主持座谈会。

微信图片_20251026220102_2985_11.jpg

  岳阳市政协副主席、岳阳市现代石化产业链副链长何祚云介绍了岳阳现代石化产业发展情况。岳阳作为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2024年石化产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占全省比重60%,已成为岳阳市首个千亿级产业,形成“产业规模中部领先、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创新动能强劲”四大优势。其中炼油催化剂占全国市场35%,环氧树脂占30%,丙烯聚合物产能亚洲第一。面向未来,岳阳将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目标到2030年新增投资1500亿元,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致力打造中部领先的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中部地区现代石化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长江经济带现代石化绿色发展示范区。

  何祚云介绍了下阶段四项发展重点:一是以大项目为抓手,提升产业规模能级。二是以新材料为引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产业价值跃升。四是以产业生态位为基础,构建产业配套体系。

随后,9位与会领导专家就岳阳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发言。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院长任相坤指出,岳阳石化产业规模和链条配套优势明显,但面临行业共性及自身特性的双重挑战。岳阳石化行业“总量过剩与高端短缺并存”,且需应对能源结构与“双碳”目标的匹配性问题,以及电动汽车与绿色可持续燃料对传统市场的冲击。

  任相坤表示,岳阳石化产业存在三个待突破环节:原料供给需优化,物流成本高于沿海;产业协同待深化,需借助蒙华铁路等契机推进与煤化工的原料互补、新能源技术融合;高端化创新需提速,基础产品占比高,许多高端领域尚属空白。应对挑战需聚焦强化技术创新、深化产业协同、加强系统工程顶层设计三个方面,此外,还需强化跨产业协同以提升竞争力。岳阳市应发挥本地水电、光伏、生物质等资源优势,系统研究生物质利用路径,并借鉴日本经验推动生物燃料发展;量化能耗与排放指标体系,统筹多种能源形式开展零碳交通示范,并推动跨行业污染物协同治理与资源化利用。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国际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国际主席庄毅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破解资源束缚,通过原料多元化整合中石化炼化、煤化工及洞庭湖百万吨生物质等资源,构建“油、煤、生物质三线原料体系”,并推动己内酰胺等产品形成全封闭链条,同时引导传统产品向航天、5G通信、电子化学品等高端材料转化。第二,在产业布局上构建“一核多点”空间格局,即以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为核心,实施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并配套己内酰胺搬迁项目以降低能耗。同时加强与长沙工程机械、株洲新材料等产业协同,并跨省融入长三角,引进电子化学品等短板项目。第三,实施“技术、政策和生态三重赋能”路径。技术上依托中石化43套装置加速催化剂等技术转化;政策上形成“保航护航导航”手段,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引进API膜、废塑料制烯烃等技术;市场上建议与中芯国际、华为等企业加快材料认证。他强调,应以乙烯、己内酰胺为核心,通过链主引领与全链条协同,实现从传统炼化向高端新材料和绿色化转型,为无资源省份发展重化工提供范本。

  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商照聪提出四点建议。首先,在激烈行业竞争下,当地政府和企业高层首先必须“提高对高端化的认知”,要能识别并专注未来有需求的“0到1”的空白领域,企业家需深入调研市场与跨领域应用。其次,“创新要从高层亲自抓”,企业一把手亲自配置资源、明确方向,并建立包容试错的机制,因为“创新没有错”,需要容错空间。第三,创新必须贴近市场,“一定要跟市场结合”,应直接倾听终端客户的具体需求,而非仅凭资料研发,避免产品与市场脱节。最后,应探索“材料能源化、能源材料化”等跨界融合发展路径,例如将化工材料应用于光伏、核电等能源领域,或结合石化资源发展饲料添加剂等生命科学产品,并关注轻量化等高强度新材料,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托普索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大军表示,托普索将积极参与岳阳石化产业发展,并就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与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在传统石化产业方面,岳阳可通过高效炼油催化剂实现“降能耗、提收率、保安全、促转型”,并推介了托普索的硫酸催化剂和能在200~300摄氏度下处理有机废物的催化氧化技术,以及可副产碳足迹为0的蒸汽的湿法硫酸工艺。

  面向未来低碳发展,杨大军建议利用湖南风光资源,采用其固体氧化物电解水技术,将绿电和副产蒸汽转化为绿氢,接入岳阳乙烯项目,逐步布局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同时整合全省废弃油脂资源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其生命周期碳排放可降低80%以上,此外生物质甲醇技术可助力航运低碳化。

  杨大军还结合丹麦商会提交的合作建议,提出启动绿色转型示范项目、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工厂布局、推出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保障外资企业平等参与采购、建立政企对话机制等具体措施。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教授、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佘远斌指出,石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创新驱动的攻坚期、绿色发展的深化期,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彰显岳阳特色的现代石化发展新路径”。

  佘远斌建议,岳阳石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锚定三化,构建新格局”。一是坚定不移走高端化道路,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从油头向化尾深度延伸,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等,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矢志不渝推进绿色化,具体包括推动节能降碳、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安全环保。三是主动促进融合化,包括产城融合、两业融合及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界融合。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学军指出,面向未来5到10年,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赋能下,预计到203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将“保持7%以上的增速”,部分品种增速可达20%甚至50%。他列举了车用材料、新能源材料、大健康材料及低空经济与智能机器人等高速增长领域,认为岳阳发展石化产业具备先天优势。

  崔学军建议,岳阳石化产业需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与发展,并强调四个方面协同:一是央地结合,推动中石化百万吨乙烯等大项目落地;二是多种所有制的协同,增强经济活力;三是产城融合,尊重化工产业发展规律,实现宜居宜业;四是多种社会资源的协同,整合政府、产业、学界、用户、金融机构及媒体等力量。他表示,作为行业媒体,报社愿在“讲好岳阳化工产业故事”和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指出,我国石化产业发展需统筹考虑五个方面:将国家能源安全与生产安全置于首位;聚焦低碳生态;必须讲究经济性,控制成本;推动新能源和化工融合发展,以提升经济性;应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安全、生态与经济的协同。

  吴吟认为油、煤、生物质需多路径融合。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煤化工不排放二氧化碳,例如通过碳氢化合成酵素并延伸产品链。岳阳拥有144.99万亩内陆滩涂地这一独特的自然条件,建议在保障生态前提下适度地发展能源植物,将生物质作为化工源头,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原化工部副部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李勇武指出,各地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需结合实际,“自立自强”和“忧患意识”至关重要,在制定产业规划时需将外部环境因素纳入考量。我国石化产业规模虽大但“大而不强”,当前石化产业需“锻长补短”,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结构高端化升级,利用“十五五”时期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好基础。

  李勇武提出三点思考建议:一是围绕产业发展布局,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导向,优化产业链的结构,向下游延伸,重点发展高性能树脂等,并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二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协同创新研究院攻关前沿领域,并加速数字化转型;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和风险防控,强化金融支撑,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岳阳石化等龙头企业应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为全国石化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传统产业定位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并特别强调要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其中第一个就是化工”,这为石化行业“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针对石化行业重点发展方向,李毅中详细解读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提法,“融合化”是打造新经济生态的关键,涵盖两化融合、数实融合及行业跨界融合。基于此,他对岳阳石化产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岳阳将石化作为第一位产业符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二是要积极发展化工产业园区,将其作为现代产业集群的载体,并建成零碳园区、智慧园区;三是正确理解传统产业与战新产业的关系,“大多数新兴产业是从传统产业中衍生出来的”,岳阳应立足催化剂、合成橡胶等优势领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四是岳阳市委、市政府推动形成社会共识,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公众对化工的误解,通过绿色安全生产赢得支持。

  谢卫江在总结环节表示,岳阳市高度重视石化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省“万亿产业”和本市“1+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排在第一位的产业来推进,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岳阳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可持续交通燃料发展路径明晰:标准、技术与协同成为行业共识   

  10月24日下午,可持续交通燃料论坛在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这是该议题首次作为专题论坛亮相国际石化大会,吸引了政策推动方、国际组织、能源巨头、技术企业及研究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航空、航运等领域...

2025-10-26     中化新网

石化行业共谋“十五五”:创新与绿色双轮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0月24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十五五”规划重点发展方向论坛在宁波举行。论坛聚焦石化行业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路径,围绕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供应链安全、产能优化等核心议题,邀请行业权威...

2025-10-26     中化新网

塑料循环经济面临关键转折点: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创新成破局核心

  10月23日下午,第七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塑料循环经济会议在宁波香格里拉酒店召开,聚焦塑料循环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挑战、技术路径选择及产业链协同等关键议题。与会专家指出,塑料循环经济已从理念倡导进...

2025-10-25     中化新网

“2025年市长论坛”于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期间召开

  10月23日,“市长论坛”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期间举行。

2025-10-25     中化新网

中国石化与巴斯夫互认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中化新网讯 10月24日,在宁波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期间,中国石化与巴斯夫宣布,双方就碳足迹核算方法的核心要求保持一致,达成方法学框架性互认,率先建立国内外企业产品碳足迹数据互信机制,从...

2025-10-24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