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氢:以创新为帆 航向千万吨级市场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发展目标全面深入贯彻,氢能被正式纳入能源管理体系,绿氢产业发展即将进入关键时期。8月1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包头市人民政府指导,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会、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主办的“2025 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在包头召开。

  大会现场星光璀璨,近600位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界的领导、院士专家、行业领袖、产业精英齐聚一堂,聚焦政策导向、前沿技术、市场趋势、产业链协同等领域,共商氢能产业发展大计,共绘绿色能源美好蓝图,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应邀出席此次大会的氢能领域专家指出,我国已成为绿氢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未来随着绿氢成本逐步走低、有关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其下游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市场需求将迎爆发式增长。

微信图片_20250822132556.jpg

  我国绿氢项目全球占比超50% 工业用绿氢迈入新阶段

  “我国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产能占全球比例超过50%,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说。

  边广琦进一步指出,国家能源局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坚定不移推动氢能产业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产业政策,深化技术创新,有序探索项目落地模式,促进我国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各环节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同时,我国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

  “氢能兼具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双重属性,是解决工业脱碳的重要可行方案。”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说,目前,氢能在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应用多集中在合成甲醇、合成氨、炼化和煤化等化工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唐叔贤介绍说,由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包头市达茂旗实施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成功打通“风/光发电制氢+掺氢管道输送+工业供能”流程,实现了工业天然气与绿氢20%的最高掺烧比例,年绿氢掺烧规模达2000吨,实现了“绿电制绿氢、产业用绿氢”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为我国工业领域应用绿氢提供了示范。

  阳光电源副总裁、阳光氢能董事长彭超才介绍说,2025年,全球吉瓦级绿氢项目加速推进,已有16吉瓦绿氢项目实现最终投资决策(FID),中国、中东、拉美、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将引领吉瓦级项目。

  绿氢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将迎千万吨级市场需求

  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新宇表示,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其中,低成本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技术不断创新进步,绿氢成本将趋近灰氢成本,绿氢产业链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有效培育下,包头市制取绿氢成本在几年内有望降至12元/千克,一旦达成这一里程碑,氢能的市场需求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规模将远超当前行业预期。”唐叔贤说。

  专家重点提到绿色航油(SAF)和氢能储能领域。唐叔贤指出,SAF需求旺盛,是未来绿氢消纳的重要领域之一,预计2027年,航油中SAF掺混比列将达到5%,对应的绿氢需求将达到61万吨,2030年绿氢消纳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大。

  “氢能具有储能容量大、储能周期长等优势,在储能谱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杨雷预计称,到2050年,绿氢作为工业原料,在氨、醇、烯烃等化工领域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000万吨/年,在冶金领域作为还原剂等的需求量将达到约700万吨/年;氢能作为能源产品,通过掺烧供热或发电,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500万吨/年,“海陆空”各类运输工具对氢或氢基绿色燃料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杨雷谈道:“氢能依托其双重属性优势,将在燃料和原料协同发展以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未来5年,氢能将加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并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

  “绿色甲醇及绿氨作为氢的液体载体,有助于实现氢能的大规模应用。”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也表示,“以绿电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绿氢和绿氧为原料,通过煤气化技术制备低碳甲醇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创新引领产业未来发展 剑指技术输出策源地

  对于绿氢产业未来发展,“创新”依然是其关键词。

  彭超才认为,产业要实现健康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材料创新,优化关键组件成本,如催化剂、电极等关键材料;同时推动结构轻量化,降低材料成本。

  杨雷则表示,要重点支持高灵活性电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氢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提高绿氢生产效率和经济性;要加强绿氢基衍生品产业链的开发,如氨燃料发动机、掺氢燃气轮机等,以及氢能相关的工业流程重塑。“美国在高效电解槽、先进燃料电池等领域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其产学研合作模式,对我国加速氢能技术突破具有借鉴意义。”杨雷说。

  唐叔贤介绍说,包头市有从制氢到用氢的全链条技术储备。当碳化硅电板的效率、管道输送的成本、碳捕集的突破形成合力,包头不仅能超越美国能源局2031年的绿氢成本目标,更能成为全球氢能技术输出的策源地。

  边广琦表示,国家能源局将从五方面持续发力,夯实氢能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在“十五五”能源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目标路径,推动氢能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布局,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协调发展;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对能源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攻关、集成应用示范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拓展应用场景,持续推动氢能在能源、化工、交通、冶金等领域推广应用,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四是加强行业赋能,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氢能项目管理制度,持续完善氢能标准和认证体系,推动氢能产业规范发展;五是深化国际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一带一路”、APEC、金砖机制等合作框架下推动氢能产业开放发展。


相关推荐

华为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中化新网讯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启幕。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代表华为发布了多项超节点和集群产品,并发表了题为“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设施新范式”的主....

2025-09-18     中化新网

化工强国建设需聚焦“六个提升”

作为世界化工第一大国,我国正加速向化工强国迈进。

2025-09-18     ​中化新网

乐山聚力打造绿色化工千亿产业集群

9月16日至18日,记者在四川乐山举办的2025中国(乐山)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乐山正依托丰富的岩盐矿、磷矿、萤石矿、天然气等资源,以五通桥化工园区、犍为—马边飞地化工园区为主要承载区,聚力...

2025-09-18     ​中化新网

产值冲刺3500亿!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近日,广西发布的《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将广西打造成面向东盟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北部湾绿色化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产业发展....

2025-09-18     中化新网

平煤神马尼龙科技己内酰胺改造项目开始阶段试车

  中化新网讯9月16日下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禹保卫深入己内酰胺车间开展现场办公,针对车间绿色化改造收尾阶段的难点问题现场协调、精准破题,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

2025-09-18     河南石化新闻

广东天承化学高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启建

9月17日,广东天承化学高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此次动工的项目位于珠海经开区精细化工区化联三路东南侧,占地面积约2.5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将建设年产3万吨高端电子....

2025-09-1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