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平湖独山港化工园区紧盯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加快强链延链补链,打造企业全周期创新培育服务体系。为初创期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孵化与中试支持;对成长型腰部企业,加快产学研对接助其技术攻坚;对龙头、链主型企业,加速引育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产业生态圈。今年1月至7月,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9.91亿元,同比增长11.8%。目前,园区共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13家,建成省级研发平台15个。
手握创新技术,却又囿于资金与场地等条件的不足,无法完成中试和产品验证,这是不少初创企业都会面临的尴尬。对此,平湖独山港化工园区投资建设了占地30亩的新材料科创平台,内设6栋研发楼,可同时为10余家企业提供包括场地、设备及资金在内的轻量化孵化服务,预计年底投用。平台尚未运营,但已经收到了6家企业的订单需求。“我们的光引发剂已进入中试阶段,但自建中试产业投入太高。”浙江明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赵英杰说,如果借用园区的新材料科创平台,预计可缩减研发成本40%。
针对一些企业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平湖独山港化工园区借助坐落于园区内的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积极为企业破难。目前已为安佐化学有限公司、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等30余家辖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园区还引导企业与浙江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合作,链接第三方资源,协助企业构建内部研发体系。
产业延链补链,靶向拓展上下游配套。锚定精对苯二甲酸产业、碳三碳四产业等绿色石化产业细分产业领域,平湖独山港化工园区已聚集起浙江卫星能源、浙江独山能源、西卡(浙江)新材料等链主型企业,正积极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今年,园区面向上海、苏州、北京、深圳等创新城市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强化链条、填补空白的关键项目。“近期,我们正与一家新材料龙头企业推进合作,力争三季度完成签约。”独山港招商服务办主任史秋月表示,这家企业专注3D打印弹性材料,项目落地后,将实现乳胶垫、床垫、鞋类等终端产品的本地生产,彻底打通从大宗原料、中间体到终端消费品的全产业链条。
下一步,平湖独山港化工园区招商团队将奔赴华东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
9月10日,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领导接访室揭牌运行。珠海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侯文涛,珠海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许燚出席揭牌仪式并座谈。
近日,云南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召开专利转化促进项目奖励扶持专家评审会,旨在通过专业筛选与资金支持,加速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近日,江苏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创新推行“统战+商会”双轮驱动模式,将其作为推动化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