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物料智能处理方案是方向
中化新网讯 3月22日,由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全球智能装卸机器人联盟主办、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承办的化工智能装卸论坛在山东潍坊举行。全球智能装卸机器人联盟指出,目前智能装卸机器人产业体量已超过万亿元规模,其中化工行业智能装卸市场体量达到千亿元级别,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
该联盟指出,装卸是“生产制造+流通”全球物流网中的卡脖子环节,智能装卸是解决卡脖子环节的必要手段,开发智能装卸机器人和设备不仅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机器换人的重要领域,更是需要解决的行业迫切需求。同时,智能装卸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应始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用户所处理的物料特性直接关联到特定产业的需求,而物料的包装形式则往往受到下游客户具体要求的影响。
该联盟提出,当前,智能装卸机器人产业的体量已经超过了万亿规模。化工行业的智能装卸市场体量是千亿级别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
通过深入市场调研,该联盟发现化工行业智能装卸需求存在四大特点。
一是整个化工产业链和物流链的结构错综复杂,物料在不同的环节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特性,这要求智能装卸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是在包装形式方面,上游大批量的基础化学原料正逐渐从传统的小包装向吨级包装转变,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中下游产业的包装形式则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变的特点。
三是鉴于化工产业在包装方面的多样性,装卸机器人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类型的特点。不同的物料状态和包装要求,催生了不同设计和功能的装卸机器人。
四是对于吨级包装的智能包装机和智能装卸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预计将非常迅速。这表明,针对大规模物料处理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将是未来化工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方向。
日前,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传来消息,随着卡塔尔ISND5-2项目最后一条10英寸海管铺设完成,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冷金属过渡(CMT)全自动焊设备完成首次应用。
9月12日,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平稳吊装就位,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建设现场10台裂解炉全部完成封顶,该项目乙烯装置的又一项关键施工节点顺利完成。
近日,中石油宝石管业公司自主研发的直径88.9毫米大口径CT110连续管,搭配常规油管形成组合工艺,首次在新疆油田玛湖井场进行深井盐结晶解堵作业,顺利将卡在2000米深的速度管柱提出,为油气田复杂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