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3日,2025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技术标准论坛在新疆昌吉召开。会上,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标准引领国家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倡议”。
据悉,该倡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研究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新疆光伏行业协会、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联合发起,提出共建协同机制、共促科技创新、共推标准应用、共育标准人才,致力于将我国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为世界级产业高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杨旭东司长指出,当前光伏产业发展正步入深度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必须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高效电池、新型储能、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关键环节,加强前沿技术布局和颠覆性技术攻关,持续巩固和扩大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领先优势。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加强行业管理和产业治理,重点推进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生态、深化国际合作、完善标准体系等有关工作。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郭楠副院长表示,光伏产业新形势、新阶段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急迫的要求。标准化工作必须更具前瞻性、适应性和系统性,既要引领技术创新,也要支撑规模化应用,更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电子标准院将持续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加速关键急需标准研制,强化标准实施与应用推广,深化国际标准化合作。他呼吁全行业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将光伏产业标准化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光伏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当前我国光伏行业正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行业深陷低于成本竞争困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提出,行业要优化标准供给,紧贴行业发展实际,坚持急用先行、有序提升;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深化标准国际合作交流,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标准总体水平和标准化管理效能。
在日前举行的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5》(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中国已成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也是目前能源转型速度最快的国家。
10月17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精河县34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并网试运行。
截至10月22日,河南油田21个光伏、风电项目今年总发电量达5475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7.2%,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7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18万吨,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日前,江汉油田复兴油田兴页L197-6-1HF井测试获得日产油117.6吨、日产气5.26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成为复兴油田第4口百吨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