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结合各地申报及专家评审情况,研究确定了6个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以卫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凭借矿产和尼龙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入选。
据了解,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规划面积约80平方千米,将坚持“培育产业枢纽—推动两业融合—壮大枢纽产业”路径,通过尼龙产业专线、公铁水联运专列、枢纽经济服务平台推进两业融合,壮大从尼龙产业“一枝独秀”到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盐化工、新型建材等“百花齐放”的世界级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
据平顶山市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具有三大创新点:一是建设27千米尼龙产业铁路专用线,串接激活枢纽经济先行区煤化工、尼龙化工、盐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二是依托“平顶山—舟山—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余条公铁水联运集装箱线路,开通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产业链中物资专列,加密开通铁海联运、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打造多式联运成本洼地;三是构建枢纽经济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交通与经济信息融合。
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目标为:到2025年,物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加快集聚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物流组织效率不断提升,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5%。到203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能源化工供应链组织中心,形成5000亿级的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
“依托矿产和尼龙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完善陆港、水港、物流仓储等设施网络,培育壮大尼龙新材料、盐化工、电气装备等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打造水铁联运降本增效优势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创新基地。”平顶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布局建设枢纽经济先行区,有利于以点带面探索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范式’,加快建强枢纽经济,发挥支点效应,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据河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确定的6个枢纽经济先行区,有望成为河南省枢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全省在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重塑化工产业发展格局。作为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成为落实“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
今年以来,河南平顶山高新区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创新构建“三个一”工作生态监管闭环机制,通过“一张清单精准管控、一支队伍联合执法、一网通办提质增效”的创新模式,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9月8日,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五届投洽会“投资福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台湾生物医药独角兽企业北极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北瑞药业(福建)有限公司在会上成功签约新型医药原料药及针剂...
近日,从重庆长寿经开区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例会上传来消息,上半年,长寿经开区实现了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创新赋能成效明显、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国企运营增效提质,交出了一份进中向好的“期中答卷”。
作为衢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主引擎,衢州智造新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开工入库一批、续建加快一批、竣工投运一批、前期提速一批”的部署和要求,用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夯实发展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