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组织开展以“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为主题的2025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深入挖掘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经验、特色、亮点,讲好“双碳”故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据了解,上海碳之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碳之衡)、上海氢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氢鸾科技)、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氢器时代)、上海华谊集团等多家企业正积极布局绿氢产业,AI大模型、5G等前沿技术在绿色低碳赛道“显身手”,全力推动能源体系向绿色低碳加速转型。
碳之衡:研发系统能量梯级利用技术
据了解,在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生产环境的恒温、恒湿、洁净度等指标至关重要,但环境控制设备的能耗问题却容易被忽视。
为此,碳之衡推出了“工业环境除湿机组系统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并于2023年12月推出首台产品——采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技术的“高效数智化热泵直膨转轮除湿机组”。在中创新航合肥基地拆解间投入使用后,与原系统相比,该机组产品全年可实现节电量47.5万千瓦时,折合节省144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71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碳之衡正在进一步探索AI大模型的集成与应用,以实现更强的数据分析、预测和自适应能力,更精准地评估设备动态健康度,及时分析故障原因并给予指导意见;优化节能管理,实现预测性动态调节和智能决策。
碳之衡创始人于兵介绍,他们正在探索基于专家知识库来构建专业大模型,探索除湿机的自学习和自主优化。此外,公司也开发了一些AI智能体,以对话的形式来检查运行状态、获取机器参数等。
于兵表示,DeepSeek、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的开源,推动了AI的普惠。“我们可以将这些开源大模型作为AI基础设施,不用重复研究通用大模型,而是把重点放在开发专业的语料库,构建专业的知识库,把机理推断能力赋能给专业大模型。”
氢器时代:专注绿色制氢装备研发
上海电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新能源发电过程实现数字化监控和管理,是一大探索方向。在上海电气风电汕头5G智慧园区,结合5G、物联网、AI等技术,已实现对安全帽佩戴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检。
氢器时代作为上海电气旗下专注于绿色制氢装备研发的企业,拥有约3000平方米的先进核心零部件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其中,10兆瓦全功率测试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同步监测电解槽电压、电流、气体纯度、温度场分布等数千个参数,为新产品研发提供严苛的验证环境。
在2025年即将投产的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中,氢器时代提供了每小时8000标准立方米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与每小时200标准立方米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组合解决方案。上海电气依托该项目与法国达飞集团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
氢鸾科技:推动绿氢规模化应用
走进上海市闵行区产业园,车间内机器轰鸣,一套电解水制氢系统正在有序的进行发货前测试。这是由氢鸾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200千瓦AEM电解水制氢系统,也是全球目前实际生产应用的AEM最大单槽。
该套系统即将发往3000千米外的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构成新疆大学绿氢耦合煤焦油固定床加氢中试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是绿电绿氢与煤化工深度耦合的国家示范,包括“300千瓦光伏+200千瓦水电解制氢+煤焦油固定床加氢”,下游生产芳烃及润滑油。
氢鸾科技相关负责人称,2025年,氢鸾科技开启了产业化新征程,5月份新中标全国首个三峡能源北海绿电制氢兆瓦级加氢站示范项目,年底将完成全部测试,并同步启动单槽兆瓦级开发,推动绿氢的大规模应用。
华谊集团:节能降碳成果丰硕
上海华谊集团推进重点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建立能源体系,全面掌握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梳理企业能源消耗流向,分析能源消耗数据,摸清能源计量现状,排查主要耗能设备,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强化诊断测试,剖析挖掘节能潜力,确定节能改造方案。围绕运营高效化,集团下属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能耗减少,从而降低产品因能源使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据介绍,自集团节能工作开展以来,集团下属19家生产企业通过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集团重点产品甲醇、醋酸、烧碱、丙烯酸等产品能耗水平行业领先,双钱2个系列载重胎、华谊日新3个产品等10个产品获得“绿色产品”称号,安徽华谊、上海氯碱、上海新材料、广西能化、双钱新昆等21家工厂获得“绿色工厂”认证,上海氯碱、上海新材料、广西能化获评中国工业领域“碳达峰”领跑者称号,三爱富万豪和安徽日新2家工厂被评定为“零碳工厂”,华谊集团获评2023年度“中国绿色电力(绿色)消费TOP100企业”称号。
近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提出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案件高发态...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联营一体化项目现场,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技术团队正在推进蒸汽管网对接工作。该项目投产后,克石化将停运4台锅炉,实现煤炭消耗“清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从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红光公司“废酸处理环保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现场传来喜讯,102B废酸真空浓缩装置产出硫酸浓度达到82%以上,返生产线硝化使用,各项指标参数满足需要,技改项目取得成功。
近日,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超教授等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自然综述:清洁技术》期刊发表题为《规模化碳移除不应以推迟减排为代价》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碳中和发展应分别设定源头减碳与后期碳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