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在绍兴上虞建成。这条由八亿时空浙江时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投建的生产线,是绍兴市上虞区加速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鲜活注脚。
上虞区实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打造“研发—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的成果转化链条,加速推动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高效转化。今年以来,该区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扩面提质,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研发活动,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3家。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形式开展项目联合攻关,推荐申报市级科技计划37项,推动校企共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实验室等平台载体,17名“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实现校企跨界任职,让创新基因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在“科创+产业”的双向赋能下,更多科技成果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年,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开启上虞区与天津大学的二轮迭代合作。天大结晶团队为浙江金科日化原料有限公司过碳酸钠等主要产品开发结晶新工艺,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
截至目前,上虞区已建立的11所大学研究院,依托自身科研力量和资源,结合上虞产业发展实际,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累计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14项。
上虞区还迭代完善产学研合作、科技奖、科技成果登记等全过程政策支持,先行先试中试保险业务,探索中试“保贷联动”模式,配套出台保险补偿政策,推动成果转化风险减量,全省首个中试保单成功落地,为科技成果转化牢牢系上“安全带”。目前,上虞全区已建成超10万平方米科技创业孵化空间。
10月27日,武汉经开区召开专题会研究全区生态环境工作。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子清强调,要聚焦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全面提升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水平。
数字化浪潮下,政务服务领域正加速变革。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起“AI+档案智库”“AI+政务服务”“AI+政策兑现”“AI+数智监管”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成功打造资料提交“零...
10月27日,浙江丽水经开区化工园区正式启动交通封闭化管理试运行。该管理采用分道排队、智能查验、人工引导相结合的新模式,整体运行平稳、效率明显提升。
为提升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石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应急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10月16日,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会联合新区发改局、国家管网山东分公司青岛作业区举办“2025年度董家口经济区石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