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轻点屏幕,自动化机具“默契配合”,司钻揣着双手就能完成起下钻作业……5月21日,长城钻探“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V1.0发布会在辽宁盘锦召开,发布会现场展示了如同“自动驾驶”的司钻一键控制系统,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
据介绍,“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是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钻井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有助于降低高端钻井技术服务成本,提升国产钻井技术装备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该系统集智能钻机、智能井场、智能决策平台于一体,在国内首次实现钻井全流程自动化闭环控制,能够实现自动起下钻等钻井作业“一键式”操作,钻井工人由“操作工”变为“监督者”,使高风险区人员暴露率减少95%,降低重体力劳动量95%,套内起下钻杆作业效率提升66%,显著提升了钻井效率与安全性。
历经十余年自主攻关,“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重要突破,工程数据采集频率、气体检测周期等功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油气藏识别精度带来“质的飞跃”。科研团队突破了“数字孪生平台”等4项核心技术,研发了智能综合录井仪等关键装备,每秒可采集150组数据,自动完成地质参数采集、设备状态监控等关键作业环节;开发了GW-ROS参数优化、GW-AI钻井工程师等7套智能钻井决策平台,每5秒迭代最优钻井参数指令,为钻机装上了“智能大脑”。
“‘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V1.0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系统集成,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集成创新重大成果,推动了我国高新钻井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说。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密集出台,化工企业面临的压力逐步攀升,节能降碳、提质增效已成为化工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日前,辽宁省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围绕石油化工等领域重点打造8个人工智能(AI)融合发展产业集群,聚焦石化领域开展垂直大模型训练、应用、推广,打造一批...
近日,寰球六建公司承建的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率先投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台一体式智能焊材库,厂区焊接材料管理正式迈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6月25日,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行活动——走进化工行业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宜昌站开幕。活动聚焦化工行业转型痛点,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案例展示与实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