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和“两高”受限背景下的煤化工产业(下)
煤炭具有天然的高碳属性,对煤化工行业来说,若想在“双碳”战略和“两高”受限背景下有所作为,就要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向,强化产业政策引领和技术服务支撑。一方面坚持科技创新,研究清洁环保技术,加快碳捕集与碳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拓展,提高煤炭转化水平,实现CO₂的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要延展链条,通过与其他行业的耦合联产,开发煤基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提高产品附加值,让现代煤化工行业尽快走出一条有别于石油化工的集约化、清洁化、高端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为此,笔者提出四条建议:
一是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科学有序推进“双碳”战略。政府有关部门已着手进一步细致分析煤炭的基础原料属性,在能源消耗问题上将原料煤与燃料煤进行区别对待,引导现代煤化工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效,大幅减少CO₂排放。还要引导企业积极开发高端化、高附加值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新建项目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要加大对“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这一新型煤炭利用方式的支持力度,鼓励煤—化—电—热一体化发展,加强各系统耦合集成,推进煤化工与发电产业间的耦合发展,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二是加强产业技术攻关,为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集聚行业合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推进现代煤化工与传统产业及清洁能源耦合。通过调整现有关键产碳工艺、实施低碳原料补充等方式探索工艺过程降碳新途径。积极开展CCUS研究,加快碳捕集与碳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拓展,实现CO₂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积极实施绿电与绿氢、绿氧转换,以及氨醇等基础化学品作为储能介质的产业发展,以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资源的完全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三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打造一批碳减排示范工程。加快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深入推进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并配套相应的末端治理措施,协助企业达到或优于国家节能环保要求。制定出台高效煤粉、高效煤粉锅炉产品标准,争取尽快上升为行业或国家标准。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碳减排示范工程。
四是强化产业技术服务,构建完善的煤炭清洁利用服务体系。完善财税支持体系,利用税收和补贴刺激引导企业清洁利用煤炭,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强化金融支持体系,给予示范性煤炭清洁项目贷款贴息,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煤炭清洁利用项目的信贷支持。鼓励建立企业、高校和相关机构协同的产学研平台,加快相关技术推广应用。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
7月2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了《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
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
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帮助指导下,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紧跟党走、拼搏进取,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有力保障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国家安全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23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