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以园区聚产业,不断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全省园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89个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7万亿元、工业投资1367.67亿元,贡献了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近60%的规上企业、近80%的工业产值,园区经济已成为云南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
重点园区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凸显。云南17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创千亿省级重点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开发区的比重达52.67%,其中,17个国家级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4%,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重点园区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园区重点产业集链成群。云南园区打造的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6条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698.37亿元、占全省开发区比重达32.0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其中,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9%、-1.3%、20.3%。
沪滇园区合作共建初见成效。沪滇两地党政领导统筹谋划,积极拓展东西部协作新空间,推动构建上海16个区与云南对口地区重点园区合作共建体系,沪滇“16+16”重点园区合作共建协议全面完成签订,园区运营公司组建和专业人员选派工作顺利推进,引导落地企业445户,到位投资207.48亿元,沪滇重点园区合作共建迈出坚实步伐,促进对口帮扶迈向产业赋能,从单向“输血”转为持续“造血”。
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云南省安排省预算资金、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89个开发区水电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开发区“七通一平”、省级开发区“五通一平”基本实现。经营主体活力持续激发,2024年,89个开发区规上企业3137户,较2023年增长12.6%。
在位于盘锦市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辽滨经开区)的辽宁盘锦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内,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正盯着仪器表盘上的数据变化,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近日,为深入落实“助企行动”,乌达高新区率先在园区内企业服务大厅设置了全市首家电力服务站,把“网格化+零距离”电力服务主动“搬到”企业门口,以“满格电”助力企业生产。
4月17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牵头举行“政企服务直通车”活动,杭州湾综管办、发改局、经信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与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现场回应企业诉求,破解发展堵点。
为切实提升工业区安全管理水平,深化安全生产教育,4月18日,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举办第5期“强本领促发展”干部能力提升系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