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涪陵,白涛工业园区正经历一场智慧化变革——其系统构建的“化工园区智慧化运行与安全管控”综合场景,已被纳入重庆市第二批重点场景清单;通过构建“风险感知、闭环处置、联动管理”新型安全监管体系,园区获评重庆市首家D级园区。
综合场景构建智慧基石
针对化工园区高风险、高敏感、高协同的特性,白涛工业园区以“监测预警更精准、应急响应更敏捷、服务管理更高效”为总体目标,聚焦化工园区智慧化运行与安全管控综合场景建设。
“生产安全综合场景按照‘1114’思路设计,即1个数据底座,1个服务中枢,1个驾驶舱和4个应用场景。”白涛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勇介绍,通过采用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该场景架构承担园区的“智慧大脑”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园区一张图、安全一张图、环保一张图、党建一张图”4个核心应用场景,共包含17个二级场景。
智慧化建设的蓝图如何落地?白涛工业园区于2023年12月开始建设生产安全实时监测预警平台(下称监测平台),于2024年7月完成基本建设,同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系统基础数据的录入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完善运行机制。
在配套硬件方面,白涛工业园区建成了集控制中心、驾驶舱、LED大屏、机房服务器于一体的智慧中枢,布设37条网络专线、35台视频监控采集设备、15台重大危险源测点采集设备、23个废水监测点、24个地下水监测点等设备,构成了覆盖全域的“智慧网络”,并确保数据能实时、流畅地汇聚到“智慧大脑”。
目前,白涛工业园区已完成封闭化管理、安全基础管理、双预防机制、特殊作业、敏捷应急、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六大核心功能模块的开发,并对接重庆市应急局完成双防控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回流,推进平台使用、数据录入培训、企业基本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及危化车辆定位数据调用等工作。
“我们积极融入数字重庆建设的发展大局,把现有的监测平台作为存量应用成功接入涪陵区城市治理中心,并按照数字重庆的标准理顺了话语体系,梳理了核心业务4类、构建多跨场景12个,绘制了30张事件流程图。”周勇介绍,这意味着白涛工业园区的安全管理融入到更广泛的区域治理生态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协同发展。
“四张图”实现精准防控
在“四张图”中,作为核心的“安全一张图”场景中,封闭化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特殊作业管理等六大二级场景直观呈现白涛工业园区的安全态势。
其中,电子围栏、门禁系统实现了对入园车辆实时定位、历史轨迹、速度乃至停车状态的精准监控,有效管控移动风险源;安全场景则能及时获取企业智慧安环系统的人员定位数据,有效监管危化区域人员聚集、违规逗留等行为。
监控平台接入白涛工业园区重要路口、企业门禁、重点装置区域及13个区应急局高空瞭望摄像头,构成立体化监控网络。通过对重大危险源温度、液位、压力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设置科学阈值,监控平台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并发出预警,累计推送预警已达3000余次,将大量安全风险化解于未然。
“环保一张图”聚焦大气、水质、固废等环境要素,通过布设的数十个监测点位,实时跟踪区域空气质量、废水排放及固体废物流转情况,为绿色园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园区一张图”整合白涛工业园区经济运营、产业链管理、土地规划等信息,实现园区资源“一屏统览”。“党建一张图”对白涛工业园区党组织与党员进行数字化管理,提升党建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这4张图既相对独立,又数据互通,共同构建起园区智慧化管理的屏障。”周勇表示。
协同联动提升监管效能
白涛工业园区在建设监控平台的同时,也对其安全监管工作体系进行创新,实现从分散管理到闭环办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联动的转变。
白涛工业园区联动经信、应急等部门,组建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体系,建立会商协调机制,确保了在园区应急状态下能够快速响应、高效联动,避免了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在应急处置流程上,白涛工业园区建立了分级分类的闭环机制。周勇介绍,根据安全事件的性质与影响范围,园区按照预设的响应权限分别由企业、工业园区或区级治理中心启动处置流程。监控平台可在线上智能调度41支救援队伍、56个应急物资库、29辆应急车辆等资源,确保指令精准下达、资源优化配置。
白涛工业园区在智慧化建设方面的考核评价机制也进行创新,对园区企业的考核指标从27项科学压减至16项,并将评价结果纳入企业数字档案,作为安全环保执法的重要参考,推动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作为国家级现代化工基地和天津市石化产业核心承载区,南港工业区以数智化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构建“1+1+N”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架构,从安全监测、危化品管控、环境能源监管等多维度发力,打造出功能完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