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机器人发展面临三大知识产权难题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锻造“工业利刃”,我国工业机器人亟需三方面协同破解知识产权难题》(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展望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还面临高价值专利产业化应用推动生产力全球化竞争尚存差距、专利布局与产品出口缺乏协同束缚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制约生产工具对生产力效能提升三大知识产权难题。

在高价值专利转化方面,《报告》指出,该领域产业化能力较弱,阻碍工业机器人专利优势向生产力和全球竞争力转化。据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高价值专利数全球第一,高价值专利许可转让占比为14%。此占比也反映出专利产业转化能力偏低的困境,高价值专利总量优势并未有效推进价值链攀升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目前,工业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呈现申请分散、集中度较低的特点,不利于实施转化;另外,38%工业机器人高价值专利集中在高校院所,这些专利与实际应用、产业需求存在脱节,且一些原创性成果到产品研发间缺乏转化的“桥梁”,大量研究成果束之高阁。

在专利海外布局方面,《报告》指出,海外专利与产品出口缺乏协同,束缚工业机器人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达到11.83万台,出口比重为27%左右。从专利海外布局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创新主体在美、欧、日、韩地区的高价值专利布局量为620件,占我国工业机器人高价值专利总量的比重仅为2.19%,工业机器人海外高价值专利布局比例远低于出口产品比例。

在国产化率方面,《报告》认为,目前关键零部件仍依赖于进口,制约了生产工具对生产力效能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在本体和控制系统领域高价值专利远高于美德日韩4个国家,虽较好实现了国产替代,但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原创性不足。据统计数据显示,伺服电机、减速器国产化率均小于30%,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机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进程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尽快补齐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短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议,发挥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协作带动与优质专利转化配置作用,加速产业化应用,建立市场导向的工业机器人存量专利筛选评价机制,通过存量专利分层和差异化推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高高价值专利的市场转化率。同时,不断培育海外合作生态,促进创新资源协同配置,补齐高质量专利短板,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协同作战能力。

相关推荐

辽河油田首座数智化电站上线

6月21日,在兴隆台采油厂新能源项目部员工的操作下,双229-34-77分布式光伏电站无线测控终端数据完成上传,标志着这座辽河油田联合油建公司电力分公司,建成的具备前端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能力的分布式光...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心连心集团:做数字化转型“先行者”

在化工产品正由基础原料向高端新材料方向延伸的当下,老牌煤化工企业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AI产业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在日前召开的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提供服务。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东大化学热电智能调控系统投运

近日,河南平煤神马东大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大化学)自适应数据驱动模型预测控制(ADMC)热电智能调控系统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该系统借助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第五代ADMC智能调控系统,实现了设备自动...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赣锋锂业获数字化水平L8级认证

近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业)经企业自主申报、评估机构现场评估、合规性审查和专家复核等环节,获得江西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L8级认证。评审专家认为,集团部分数字化环节已达最...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中国石油浙江销售完成仓储线上支付

6月24日,中国石油浙江销售储运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储运分公司)依托大集中ERP系统,成功完成东恒、宇杭、温州中油三家单位仓储费支付,金额总计517万元。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