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23时的河南油田,多数办公楼已陷入沉寂,唯有河南油田消保中心外闯市场项目部的窗口,还亮着一盏执拗的灯。灯光下,谭鹏伏在案前,指尖反复摩挲标书上“中天合创”四个字,像是在掂量一块待垦的荒地。笔尖在“应急演练注意事项”栏停驻许久,最终落下一道修改痕迹——这已是他当天打磨的第6版方案。

桌角的保温杯早已失却温度,浓茶凉得结了层浅浅的膜,手机屏幕上“明天上午九点甲方对接会”的消息还亮着。他揉了揉布满红血丝的眼,忽然想起什么,又在方案边缘添上一行小字:“补充3号装置有毒气体扩散模拟数据”。直到这时,空荡荡的胃才传来一阵抗议,他才惊觉,从清晨到深夜,自己连一口热饭都没顾上吃。熟悉谭鹏的人都知道,这份“拼”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刻在他骨子里的底色。
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那时消保中心决意打破“守着油田过日子”的僵局,要向外闯市场,第一个目标就瞄准了中天合创能源有限公司——这家坐落在荒漠边缘的大型煤化工企业,是块出了名的“硬骨头”。近400套装置常年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易燃易爆风险如影随形,光是消防布局的复杂度,就让不少行业老手望而却步。
“没有路,就闯一条路出来。”接任务时,谭鹏没说半句虚话,只揣着一个笔记本、一部充饱电的手机,就扎进了茫茫戈壁。那时的戈壁滩,风烈得能刮掉一层皮,白天最高温能飙到40多摄氏度,夜里又冷得刺骨。谭鹏的手机成了“热线总机”,平均每天要打100多通电话:天不亮就联系甲方对接人敲定勘察时间,中午啃着干硬的面包在装置区穿梭,把每一套设备的位置、每一个潜在风险点都记在笔记本上,字里行间还沾着汗水的印记;到了晚上,临时住处的灯光要亮到后半夜,他对着地方消防政策文件、企业安全规范逐条钻研,连周边的风向、水源位置都画成示意图贴在墙上;凌晨一两点,当戈壁滩只剩风声,他还在梳理当天的资料,把零散的信息归整成“风险点台账”“应急流程草稿”“甲方需求清单”三大类,笔记本的边角很快被翻得卷了边。
戈壁的风最是无情,没几天就把他的嘴唇吹得裂了口子,说话时牵扯着疼,可他握着手机的手从没松过。有人劝他“不用这么较真”,他却指着笔记本上的字迹说:“每一通电话、每一页笔记,都是铺向市场的‘铺路石’,少一块都可能走不通。”
最关键的硬仗,是制定应急方案。煤化工消防是个全新领域,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谭鹏带着团队开启了“地毯式摸排”。他们沿着装置区的管线一步步走,爬上几十米高的储罐查消防接口,蹲在控制室里看设备运行参数,连某个阀门的开关方向、某段管道的材质都摸清了。整整一个月,他们熬了一个又一个通宵,办公室的灯常常从傍晚亮到清晨。终于,36套应急演练方案摆在了甲方面前,从火灾处置的每一个步骤,到抢险救援的每一项规程,都精准戳中甲方的需求痛点。当甲方翻到“针对2号装置苯泄漏的三级处置流程”时,忍不住拍了拍谭鹏的肩膀:“你们这股较真的劲儿,比我们自己人还上心,我们信得过!”
如今,中天合创项目已续签第三个三年合同,成了“豫油消防”响当当的招牌。可谭鹏从不敢松劲,他总跟团队说:“外闯的市场就像戈壁里的庄稼,得天天侍弄,一偷懒就可能荒了。”
2024年春天,胡杨河园区项目遇到了瓶颈。甲方对安全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本的合作模式眼看要走不下去。谭鹏听说消息时,正在办公室整理小虎岛项目的资料,他当即拿起手机订了去西部的票。那一路,风雪裹着列车,晚点了整整4个小时。抵达园区时,他的外套上还沾着雪粒,却没歇口气就跟着甲方去了现场,从装置区到消防泵房,一查就是一下午,笔记本上又添了满满几页修改建议。
“之前咱们有点‘贪多’,什么项目都想接,现在得往‘精’里做。”回到驻地,谭鹏连夜召集团队开会,果断筛掉了安全风险高、效益差的业务,把精力集中在“小而优”的项目上。他带着技术人员重新优化消防预案,把每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人,还组织了十几次联合实战演练,模拟火灾、泄漏等各种突发情况。园区里的老消防员看在眼里,忍不住说:“谭主任一来,我们心里就像多了块‘压舱石’,更有底了。”
这份“精耕细作”很快有了回报。2024年,胡杨河项目不仅顺利续签,团队还从15人扩至21人,合同金额从160万元涨到246万元;到了2025年5月,甲方主动提出每人每年增加1.6万元服务费,仅此一项,就给中心年增收86万元。
团队里的曾鲁总说:“谭主任把标书当自己的孩子疼。”这话一点不假。有一次为了赶塔河炼化项目的标书,谭鹏带着大家在办公室熬了三天两夜,眼睛熬得通红,声音也哑了。最后审核时,他突然指着一页纸说:“这里的标点符号错了。”有人劝他:“这么小的错,甲方说不定注意不到,别折腾了。”他却皱紧了眉:“标书里没有小事,哪怕一个标点错了,都可能让甲方觉得我们不专业,前面所有努力都白费了。”说着,他拿起笔,硬是带着大家重新核对了所有页码。就是这份近乎“吹毛求疵”的严谨,让2843.73万元的塔河炼化项目,稳稳落在了“豫油消防”手里。
这些年,谭鹏的脚步从没停下。从新疆戈壁到安徽淮南,再到广东南粤洲头,他走过的路连起来,能绕油田好几圈。河南油田消保中心的外部市场版图也越画越大:7个项目部、12个项目分布在4省7地市,业务从最初的劳务输出,拓展到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消防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累计合同金额突破4.16亿元,创收翻了两番,边际效益近一亿元。河南油田消保中心的荣誉室里,70余件表扬信、锦旗挂满了整面墙,还有十几块省市级竞赛奖牌,每一件背后,都藏着他和团队日夜坚守的故事。
2025年夏天,谭鹏又一次飞赴西部。当他与甲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石化分公司签下4261万元的项目合同时,整个团队都沸腾了——这是中心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合同。甲方代表握着他的手说:“从劳务输出到技术服务,从单项承包到综合业务,你们‘豫油消防’的牌子,真是越来越响了!”那一刻,谭鹏的脑海里闪过这些年的画面:戈壁滩上的星光、办公室里的灯火、项目现场的汗水,所有的辛苦仿佛都有了归宿,他忽然觉得,一切都值了。
如今,谭鹏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扉页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字迹,是他刚当党支部书记时写下的。从2006年至今,他10次获评河南油田“优秀党务工作者”,2023到2024年连续两年拿下“经营管理先进个人”,2025年又获评河南油田精神文明建设敬业奉献型标兵。可面对荣誉,他总说:“这些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整个团队的,没有大家一起闯,就没有今天的‘豫油消防’。”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谭鹏站在挂满小红旗的地图前,目光掠过新疆、内蒙、安徽、广东的标记,像是在规划下一片待垦的土地。他拿起手机拨通团队的电话,声音里满是干劲:“明天咱们开个会,聊聊小虎岛项目的优化方案,争取把‘豫油消防’的牌子,擦得更亮些……”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应答声,窗外的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通往更远市场的路。而这条路,还在继续延伸。
近日,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管理四区传来捷报,经过3小时安全高效施工,渤南94#、95#、19#站及403站新1#站4座计量站流程改造任务顺利竣工,涉及的69口油井全部恢复正常生产。本次改造实现工期大幅缩...
在全国第34个“119消防宣传日”来临之际,潞安化工集团寿阳化工公司紧扣“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结合化工行业生产特性与秋冬季火灾防控重点,正式启动2025年度消防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教育+专项排...
从巍巍太行到巴山蜀水,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扎根四川东北地区20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地方繁荣紧密相连。
中化新网讯11月1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积极参与在应急救援中心举办的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标志着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全面展开。作为高含硫天然气净....
“有了红色网格,员工思想动态摸得更清了,幸福度、满意度也越来越足了。”11月6日,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测调班的工作例会上,党支部书记张冬梅说道。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测调班
11月5日,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获悉,截至11月5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综合查询系统”投用3个月,运行稳定、成效显著。这一整合1.6万余口井、覆盖60余年勘探开发数据的“超级大脑”,全面打通9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