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能源周指出——各国能源政策转向安全优先

在近日于休斯敦举行的剑桥能源周活动上,与会专家指出,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正促使全球能源政策转向更注重安全性、可负担性和可靠性,而能源可持续性目标则暂时退居次要地位。

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会议焦点。多位与会人士强调,俄乌冲突及其对欧盟工业的冲击使各国政府更加重视能源供应的安全保障。经历地缘政治冲突和新冠疫情等挑战后,确保能源安全、可靠和价格合理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考量。基于此,与会能源行业高管普遍看好化石能源,特别是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前景。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首席执行官苏丹·艾哈迈德·贾比尔表示:“能源现实主义正在成为主流。没有可靠、可负担且安全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英国石油公司(BP)首席执行官默里·奥金克洛斯也指出,各国政府都在强调对可负担、可靠能源的迫切需求。

三大因素正推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人口增长、新兴经济体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贾比尔举例说,ChatGPT等大模型应用的能耗是普通网络搜索的10倍。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两倍,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0%。为此,ADNOC成立了企业价值超800亿美元的能源投资公司XRG,以应对这一趋势。

液化天然气(LNG)被普遍视为满足能源需求的关键。XRG预测,到2050年全球LNG需求将增长65%。康菲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瑞安·兰斯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北美低成本天然气向欧洲和亚洲高价市场的运输需求正在扩大。

与会专家预计,尽管化石能源需求仍将增长,但石油需求将进入平稳期。康菲石油首席经济学家海伦·柯里认为,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沃恩斯也指出,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已现下降趋势,预计21世纪20年代末将达峰值。

中国能源转型成为重要变量。凯雷投资集团首席战略官杰夫·柯里表示,中国正加速从石油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后者虽然初始成本较高,但运营成本更低且更安全。

美国石油产量前景方面,康菲石油和西方石油公司高管预计,21世纪20年代末美国石油产量将达峰值。西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维基·霍卢布介绍,他们正测试在页岩油田使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目标是将原油采收率从10%提升至20%。该公司还在开发直接空气捕获技术,以延长油田生产寿命。

相关推荐

朗盛在华二十年:以创新驱动转型 深耕中国市场

4月8日,朗盛在上海举行成立20周年庆典,回顾其自2005年从拜耳集团分拆上市以来的发展历程。

2025-04-21     中国化工报

印度成为PVC产业发展新锚点

在全球化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贸易格局调整的背景下,印度已成为全球聚氯乙烯(PVC)需求增长的最大单一贡献者。

2025-04-21     中国化工报

标普全球:亚洲PX价格跌至4年来新低

标普全球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连锁反应影响,亚洲对二甲苯(PX)价格已跌至过去4年多来的最低水平,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严峻挑战。

2025-04-21     中国化工报

CF工业与两日企合资生产低碳氨

近日,氨生产商CF工业控股公司宣布,已与日本最大的能源公司日本JERA株式会社以及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旨在建设、生产和销售低碳氨。

2025-04-21     中国化工报

亚洲SAF或走出口路线

  石油行业的高管们和分析师们近日表示,近年来,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攀升,航空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推广使用成为行业减碳的关键路径。然而,在亚洲地区,SAF却面临着供应大...

2025-04-14     中国化工报

哈国油开建大型烯烃综合体

  近日,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宣布,已启动建设125万吨/年的聚乙烯(PE)工厂,并在阿特劳经济特区化工园区打下第一批基桩,该工厂将是哈萨克斯坦阿特劳70亿美元天然气制化学品一体化项目的关键部...

2025-04-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