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推动新能源消纳显成效

新能源外送电量、绿氢产能、新型储能建成装机规模全国第一

中化新网讯 11月18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专场上传出消息,内蒙古主要从3个方面发力,推动新能源消纳与利用。

一是抓绿电外送消纳,推动“蒙电外送”扩容增绿。架设跨区域生态“电力桥”,加强跨省跨区新能源合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跨省域特高压绿电交易,与北京、天津等5个省份建立了绿电外送交易合作关系,稳步提升上海庙—山东、锡盟—泰州等外送通道的绿电输送规模和配比。今年前10个月,全区新能源外送电量近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60%,占全国1/3以上,稳居全国首位。

二是抓绿电本地消纳,打造绿能非电利用“试验田”。创新出台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探索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等六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场景,招引先进绿色高载能产业,发展绿色算力,试点建设零碳和低碳园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项目绿电应用。布局绿色氢氨醇产业,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在全国率先打通绿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源动力火车、绿氢耦合煤化工、绿氢制绿氨、天然气掺烧绿氢等多元应用场景。今年1—10月,全区新能源本地消纳电量约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0%。全区已形成绿氢产能6万吨/年,居全国第一。

三是抓调节能力提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乌海、赤峰芝瑞抽水蓄能项目,巴彦淖尔太阳沟、包头美岱抽水蓄能项目均已按计划开工。在电网关键节点、新能源富集地区,统筹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目前,储能项目已涵盖锂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区新型储能建成装机规模达到16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相关推荐

宁德时代发布4项零碳成果

近日,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中国角,宁德时代举办“驱动系统变革:共创零碳未来”主题边会,并联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4项关键零...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中国石化在鄂最大重卡超充站投营

11月18日,中国石化在湖北最大重卡超充站——宜昌石油宜都梅子园站正式投营。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电解槽行业发出“反内卷”倡议

记者从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简称“氢能促进会”)了解到,近日该会联合40家氢能上下游设备厂家,共同发布《中国电解槽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聚焦行业无序竞争、指标炒作、低价倾销等问题,提出10项核心...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2025能源转型大会绿色氢能高质量发展专题会:氢能产业迈向商业化应用阶段

11月22日,2025能源转型大会绿色氢能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中国氢能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正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阶段转型。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

天合储能海外订单超1500万千瓦时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储能”)11月17日晚间公告显示,该公司与北美、欧洲、拉美三大区域客户再次签订合计266万千瓦时的储能产品销售合同。天合储能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不包括已签订的框架协...

2025-11-2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