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完成的“增强型聚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主持,评审组一致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团队以中国石化自产聚乙烯(PE)为原料,首创了热法纤维增强PE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为国内非含氟中空纤维膜产品出口应对欧盟PFAS限制提案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替代含氟超滤膜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降低了膜制备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环境和健康风险,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和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采用该技术制备的热法纤维增强PE中空纤维膜,膜结构显著增强,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广泛适用于MBR工艺或浸没式超滤等污水处理系统。
据了解,采用该技术制备的膜产品自2023年12月起首次在天津石化烯烃污水MBR系统进行工业示范,截至目前长周期运行结果表明,整体膜系统运行稳定,产水浊度<1 NTU,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新鲜水。
评审组建议,加快开展该产品规模制备以及在炼油、化工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工业示范。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庄磊、研究员褚衍辉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可耐受3600℃极端高温氧化的新型高熵碳化物材料,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6月18日,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拟投资10亿元建设3000吨/年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
6月19日,2025第三届有机硅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会议围绕“百年变局企而望硅”主题,聚焦“硅基新能源+硅基新材料”的技术与应用创新思路,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有机硅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近日,从贵州锂想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传来消息,随着公司电池级碳酸酯项目正式投产,锂想时代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已投产的生产电池级碳酸甲乙酯和电池级碳酸二乙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