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投用以来,不仅将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更在实战中成功排查安全隐患、暴露违规问题,全方位提升园区安全管理与政府监管效能,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近日,上虞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全域覆盖、全流程管控、全要素监测的智能预警体系,推动园区安全管理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战略转型。
数字赋能 构建风险监测“一张网”
上虞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辖区规划面积达133平方千米,落户企业32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26家,涉及炼化、精细化工、危化品存储等多个领域。
过去,园区内风险监测依赖企业自建的独立系统,数据分散、标准不一,难以进行统一研判。2023年,园区管委会启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依托2万个数据感知监测点位和7030路关键区域监控装置,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气体浓度、设备振动等关键参数,形成全域“一张图”动态监测。
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根据上虞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产业链特点,基于风险分级理论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保护层风险指数、工况报警风险指数、泄漏报警风险指数、监控报警风险指数、综合因素风险指数、现场管理风险指数为主的风险预测模型,实现了对火灾、爆炸、泄漏、设备故障等潜在风险的实时预警。
“园区智慧监管平台引入数据会产生大量报警信息。但是,由于报警信息数量太多导致报警泛滥,我们只能对系统进行监管,无法进行有效判断。现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能自动识别微小的系数波动并预判风险,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平台技术负责人介绍。
闭环管理 从预警到处置全链条把控
园区智慧监管平台以“数据监测—风险预警—预警处置—跟踪闭环”为核心,构建了从出现预警信息到隐患排查处理的全链条风险管控机制。
在数据监测方面,平台通过云边协同模式哨兵管理系统在企业的部署,利用哨兵系统的采集、分析、数据分发功能,采集企业重大危险源等风险区域数据,通过边缘侧计算分析,筛除部分无效数据,将主要报警数据实时传送至监管平台。
在风险预警方面,平台以实时和业务感知数据为基础,基于风险监测预警模型,计算风险预警级别,分为重大风险(红)、较大风险(橙)、一般风险(黄)、低风险(蓝)4个级别,实现重点监管区域动态风险的预警评估。
在处置闭环方面,平台根据预警级别,按照预警信息分级处置管理办法,即时自动完成预警信息的发送、核查、反馈和督办。
实战应用 风险防控效率提升
自2023年12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投用以来,已排查多起安全隐患、暴露违规问题。
2024年9月,某化工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生产装置泄漏点位触发较大和重大风险预警信息共46次,企业一直反馈现场没有报警,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一直产生预警信息。平台安全工程师通过核对哨兵数据发现,该点位9月频繁发生触发阈值的现象,遂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飞检。经核查,该企业私自修改阈值导致企业无法收到报警信息,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报警,消除了泄漏安全隐患,将违规变更问题在第一时间暴露出来。
在智慧化工园区建设中,AI技术正成为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的核心驱动力。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园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将在预警的准确性与隐患排查闭环管理上实现双重突破。
10月27日,武汉经开区召开专题会研究全区生态环境工作。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子清强调,要聚焦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全面提升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水平。
数字化浪潮下,政务服务领域正加速变革。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起“AI+档案智库”“AI+政务服务”“AI+政策兑现”“AI+数智监管”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成功打造资料提交“零...
10月27日,浙江丽水经开区化工园区正式启动交通封闭化管理试运行。该管理采用分道排队、智能查验、人工引导相结合的新模式,整体运行平稳、效率明显提升。
为提升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石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应急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10月16日,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会联合新区发改局、国家管网山东分公司青岛作业区举办“2025年度董家口经济区石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