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为着力推动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强化生产装置及储存设施的泄漏管理工作,切实防止因危险化学品泄漏而导致的中毒、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于近日印发《江苏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无泄漏工厂”创建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摸清企业在役运行设备、设施、管道易腐蚀、易冲刷、易泄漏部位,辨识危险化学品泄漏风险,评估确定泄漏风险等级,落实泄漏风险管控措施,强化泄漏源头控制,推广应用密封、泄漏检测新技术,确保企业静密封点泄漏率小于0.5%,动密封点泄漏率小于2%,不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引发的中毒、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
《工作方案》提出七项工作举措。一是辨识评估泄漏风险。对涉及爆炸物、易燃气体、易燃液体、自燃液体、腐蚀性介质等的设备、设施、管线泄漏源进行辨识,确定易腐蚀、易冲刷、易泄漏部位,制定管控措施。
二是加强泄漏源头控制。对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设备、管道、阀门、法兰、垫片等,企业应立即更换。要选用符合防腐蚀性能要求的设备、管线、阀门和垫片,升级设备管线材质,优化防腐,选用先进的工艺路线设计,减少设备密封、管道连接等易泄漏点。对存在重大风险和较大以上风险的泄漏源,宜采用焊接连接、低泄漏阀门等无泄漏连接方式或低泄漏密封技术。
三是加强泄漏检测检查。要对泄漏风险部位开展定期巡检,对较大以上泄漏风险部位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对重大风险部位至少每周检查一次。要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和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实时监控可能发生泄漏的部位和区域,及时发现并处置泄漏点。
四是科学实施消漏堵漏。落实泄漏隐患治理“五定”要求,建立查漏消漏台账,科学实施消漏、堵漏,实现闭环管理。
五是推广运用先进技术。积极采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针对反复出现的泄漏问题进行科研技术攻关,推行在线监测技术,优化调整工艺控制指标等。
六是强化泄漏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泄漏管理制度,明确泄漏管理部门和职责,制定针对性的防泄漏、防腐蚀、防冲刷措施,优化工艺路线、设备设施选型,降低泄漏危害,提高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安全稳定性。
七是严格泄漏事件管理。制定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开展预案演练。企业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发生的泄漏,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明事件事故原因,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无泄漏工厂建设工作,树立“泄漏就是事故(事件)”的理念,加强对企业无泄漏工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督促企业抓好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4月17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蓝皮书》)指出,2024年全球正加速从传统能源...
4月18日,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市场化交易成功购入10万张绿色电力证书,覆盖年度生产用电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中海油集团公司中下游板块首家实现绿电高比例替代的生产企业。
今年以来,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甘肃省节水型企业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公司三泰公司落实“双碳”战略,组成“数字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的“黄金搭档”,挖掘节能降耗潜力。
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大竹作业区总装机容量52千瓦的基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及调试完工,正式投产发电,各项技术指标均达设计要求。该光伏项目是重庆气矿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利用无人机,开展固体废物巡查,捕捉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堆放的隐蔽盲点和卫生死角,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升固体废物领域环境问题发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