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集团了解到,近日由该集团编制的《中国能源展望(2025-2060)》(以下简称《展望》)正式发布。课题组依托自主开发的大型能源系统模型量化仿真结果,开展实地调研与战略研讨,总结形成关于我国能源产业“十五五”“十六五”及中长期发展大势的若干战略研判。《展望》显示,对化石能源的减量替代,将成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手。
《展望》提出,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近90%,占全球能源活动排放总量的30%左右,是实现“双碳”的主战场。2024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约112亿吨,较上年增长1.2%,其中,火电(含供热)、钢铁、化工、建材四大行业合计排放约占总排放的4/5。
《展望》预计,因能源电力稳定供应和化工品原料需求等原因,近中期火电行业(含供热)和化工行业对煤炭和石油消费仍将保持增长。通过能源减量替代,我国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前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具体来看,随着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加速替代,我国煤炭消费将在2026—2028年达峰,石油消费将在当前阶段峰值平台期基础上保持平稳略降。在综合考虑化石能源消费及化工产品固碳等发展趋势下,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进入114亿~116亿吨峰值平台期,到2035年降至108亿吨左右,较峰值低6%左右。
《展望》认为,通过对化石能源减量替代、规模化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林地碳汇,我国到2060年可实现碳中和目标。从2036年到2060年,随着非化石能源对煤炭、油气进一步加速替代,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将进入快速下降阶段,预计2040年、2050年、2060年将分别降至95亿、60亿、23亿吨左右。此外,考虑CCUS兜底脱碳保障并到2035年后进入规模化布局(重点在煤电、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工业燃煤等领域推广应用),预计2060年CCUS可实现碳减排13亿吨/年左右,再考虑陆上林地碳汇能力(每年15亿~20亿吨),可成功实现全国碳中和目标。
11月将至,中国化学建投公司所属中化学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环境公司)迁址即将一年。从贵州到天津,环境公司紧密围绕央地战略协议,始终坚持用“化学”之笔,服务当地绿色发展, 南楼煎饼店清洁“...
10月25日至26日,第九届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暨湖北省第一届磷石膏综合利用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6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和《2026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
10月16日,记者从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超170万吨,较“十三五”期间增长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