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高质量牵引、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加强科技人才高质量供给。
“要发挥科技创新的高质量牵引作用。”李东林表示,“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8%以上,实现了从工艺芯片、算法软件、关键部件到系统集成的自主化,支撑了我国轨道交通的全面领先、全面领跑。”
他表示,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转化重点有两个“变”。一是“聚变”。“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拥有400多家链上企业、2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4所职业院校。这种产学研生态极大缩短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时间,也可以说是打造了从一个想法到一个产品的快车道。”李东林说。
二是“裂变”。李东林表示:“我们利用轨道交通的技术积累,裂变孵化了清洁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战新产业,形成了交通与能源装备双集群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有力服务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图为李东林接受采访。 (赵欣婕 摄)
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海湾化学40万吨/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项目近期掀起收官热潮。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是青岛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提质发展的三大优势产业之一。新项目的陆续落地,意味着海...
7月1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连发两份公告宣布,分别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温材料业务和收购Alsachimie合资企业49%的股份。 巴斯夫当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挤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提出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打造绿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
中化新网讯6月28日6点28分,上海洁达尼龙材料有限公司首批优级品己二胺正式产出,标志着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上海洁达尼龙一体化项目12万吨/年己二胺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该项目是上海化学工业区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