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高质量牵引、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加强科技人才高质量供给。
“要发挥科技创新的高质量牵引作用。”李东林表示,“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8%以上,实现了从工艺芯片、算法软件、关键部件到系统集成的自主化,支撑了我国轨道交通的全面领先、全面领跑。”
他表示,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转化重点有两个“变”。一是“聚变”。“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拥有400多家链上企业、2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4所职业院校。这种产学研生态极大缩短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时间,也可以说是打造了从一个想法到一个产品的快车道。”李东林说。
二是“裂变”。李东林表示:“我们利用轨道交通的技术积累,裂变孵化了清洁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战新产业,形成了交通与能源装备双集群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有力服务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图为李东林接受采访。 (赵欣婕 摄)
11月2日,福建盛桐化工有限公司二期项目——100万吨/年高清洁车用汽油调和及30万吨/年工业异辛烷项目及配套公辅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在古雷石化园区举行。
11月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暨中国石化交易分团签约仪式在沪举办。论坛以“科技引领数智赋能”为主题,聚焦数智赋能、推动技术创新和新材料研发、增强供应链韧性,探讨深化国际能源合作....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在石化化工行业“十五五”规划重点发展方向研讨会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副总工程师杨铮发布了《绿色液体燃料发展路径及产业布局研究》报告。根据规...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掀起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石化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重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抉择。11月4日于...
中化新网讯11月4日,2025中国(余姚)国际塑料博览会暨第二十六届中国塑料博览会在余姚开幕。本届塑博会聚焦“创新赋能产业,绿色引领行业”主题,设置大石化塑料原料、塑料改性、智能塑料机械三大核心展区...
橡胶助剂行业要聚焦功能性、生物基等高端助剂,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推动产品从“量大面广”向“专精特新”转型;推广绿色工艺与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物基材料、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