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7.94%;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257.08%。”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鹏科技)这份亮眼的半年报数据,印证了其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与研发实力。作为深耕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驱动型企业,康鹏科技主攻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重点聚焦新材料及医药和农药化学品,产品广泛用于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子化学品、有机硅材料等领域,逐步构建出跨领域协同、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构建全球化研产销网络 三大基地协同互补
历经近30年发展,康鹏科技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学品制造商,尤其在含氟精细化学领域优势显著。该公司构建了以上海为研发与管理中心,上海万溯药业(奉贤)、浙江衢州康鹏、兰州康鹏(在建)为三大生产基地,美国Chemspec-API为国际前沿站的全球化研产销一体化网络。公司业务涵盖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有机硅材料研发销售,并积极拓展医药和农药CDMO业务,构建多元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兰州康鹏是康鹏科技在中国西北地区落下的关键一子,是企业实现区域扩展和产品多元化的战略部署。这不仅标志着康鹏科技在全国产能与研发布局上的进一步完善,更凸显出其深耕含氟精细化学领域、强化产业链控制、实现多轮驱动的战略雄心。
兰州基地的建设内容与衢州基地的电池材料、上海基地的医药和显示材料形成互补,将进一步增强集团在含氟化学品、有机硅、农药等领域的全链条控制力。尤其在新能源与电子材料领域,随着中西部电动汽车、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兰州康鹏将显著缓解东部基地的产能压力,提升对中西部及中亚市场的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
核心技术打破垄断 多板块实现进口替代
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关键技术突破是康鹏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创始人杨建华的带领下,该公司以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自主创新产品为方向,多项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康鹏科技是全球自主研发并较早实现量产新能源电池新型电解质——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企业之一,推进了高品质锂电池材料国产化进程,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另外,该公司开发出硫酸乙烯酯、二氟磷酸锂等一系列高性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已批量用于多个电动车品牌,近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
在显示材料方面,该公司含氟液晶材料能有效提升平板显示器材的响应速度,降低功耗并提升对比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显示中高性能混合液晶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有机硅材料方面,该公司将碳碳键偶联技术延伸应用于MQ硅树脂的生产工艺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了用于特定场景的有机硅压敏胶国产化。同时,该公司的有机硅压敏胶也突破了国外垄断,产品指标与国际龙头企业相当,逐步实现了进口替代。
该公司的医药CDMO业务则依托GMP生产和成熟质量管理体系,为全球前15大制药公司提供中间体及原料药的一站式服务,核心反应技术涵盖氟化、偶联、格式反应及连续化工艺等。
调整产能布局 加码多肽与新材料赛道
展望未来,兰州康鹏将依托集团的研发支持、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持续释放产能、拓展市场、强化创新,成为集团进军西北、辐射中亚、实现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据了解,兰州康鹏基地已建成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包括9个标准化车间、1个动力中心、1个总控中心及环保与仓储设施。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成为兰州新区实体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该公司的二期新能源建设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
同时,为应对市场客户需求与市场竞争状况不断演变的特点,总公司积极调整投资方向,布局新型材料与多肽医药领域。他们决定将兰州康鹏新能源的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一阶段年产能由原先的1万吨调减至5000吨,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至2026年年底。
同时,康鹏科技新增2个募投项目——衢州康鹏化学有限公司新型材料项目和上海万溯药业有限公司医用多肽制造能力提升项目。
衢州康鹏新型材料项目主要针对液晶单体、茂金属催化体系的助催化剂及聚酰亚胺单体材料等产品,预计于2026年12月达到可使用状态。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50吨液晶材料、20吨茂金属催化体系的助催化剂、100吨聚酰亚胺单体。
上海万溯多肽项目主要针对多肽原料药业务,预计于2026年6月达到可使用状态。该项目建成并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60千克多肽产品A、年产100千克多肽产品B及其他中试研发产品。
此外,康鹏科技联营企业中科康润的ETO基础油生产线国产化替代项目将进行扩产,预计2026年投产并出产品,预计产量3万吨左右,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5年8月份,新华·中盐两碱工业盐价格指数报969.20点,较上期(2025年7月)下跌25.11点,跌幅2.53%;较基期(2018年1月)下跌30.80点,跌幅3.08%;较周期内最高点173...
8月份,新华·中盐食用盐(商超)价格指数报1205.83点,较上期(2025年7月)下跌116.83点,跌幅8.83%;较基期(2018年1月)上涨205.83点,涨幅20.58%;较周期内最高点14...
9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中上游多个产品延续上涨行情。方正中期的数据显示,9月15日,N型多晶硅料均价达51.55元/千克,较9月1日上涨2.55元/千克;N型硅片均价1.31元/片,上涨0.07元/片...
近日,芭田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称,上半年受益于磷矿石及其加工产品和肥料销量增多,实现营业收入25.43亿元,同比增长63.93%;实现利润总额达到6亿元,同比增长237.1%;实现归母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