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近红外有机室温磷光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田禾院士、马骧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发光体,构建了基于小分子量磷光染料的掺杂纯有机近红外室温磷光(NIR RTP)体系,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室温磷光(RTP)材料具有比荧光更长的寿命和更大的Stokes位移,这类有机“夜明珠”在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使用多种策略设计了多样的纯有机RTP材料。长波长发光通常通过拓展共轭实现,这类分子溶解度较差,合成和纯化等过程都较为困难。对于RTP来说,Stokes位移的优势也会因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减小而降低。同时,稠环芳烃有致癌的可能性且难以降解。除此之外,小分子是否能有长波长发射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挑战。

近期,该团队利用硫代羰基化合物内禀的低能量激发态以及辅助的吸电子基团协同的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室温磷光发射的单环小分子体系。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预测了设计染料分子的性质,成功合成了两个此类分子(PTmEst和PTmCN),并研究了其基本光物理性质,同时使用聚合物作为基质以赋予其RTP性能。结果显示,吸电子基团成功辅助了硫原子高能量孤对电子的n→π*跃迁,发光体的最大发射波长为750 nm,Stokes位移为15485 cm-1(403 nm),而分子量仅为162。该研究为小分子实现近红外室温磷光提供了一种有趣的策略。

图片1.png

图片说明:单环近红外磷光体的设计、合成、性能、应用示意图


相关推荐

日程安排出炉,聚醚醚酮(PEEK)产业链发展交流会与您相聚西安

11月12日-14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联合彬州市人民政府在西安举办“2025年高分子材料产融大会暨化工产业金融智库第五次年会特开设分论坛聚醚醚酮(PEEK)产业链发展交流会。

2025-10-25     中化新网

上海鹤城研发中心落成,打通聚氨酯原料到产品创新产业链

 11月1日,国内聚氨酯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在上海市松江区成立,旨在构建一条从基础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聚氨酯创新产业链,以应对全球聚氨酯行业在绿色可持续与...

2025-11-02     中化新网

宋宝安院士团队在《Cell》子刊发表论文,提出“m⁶A RNA甲基化”的精密机制来抵抗病毒入侵

  2025年10月31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宋宝安院士团队的博士生李娇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Communications》(CellPress旗下,中科院一区TO.....

2025-11-01     中化新网

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有了新“膜”法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酸性膜电极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提出采用多孔膜替代离子交换膜,在酸性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长稳定性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10-30     中化新网

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发布

10月29日,云鼎科技推出历时2年研发的“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该模型深度融合化工工艺机理、专家经验、设备及质量数据开展融合训练,成功打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价值的“最后一公里”,让工业AI成为工厂自主运...

2025-10-30     中化新网

-30℃无辅助启动 首批200台氢能重卡制造国内领先

-30℃无辅助启动首批200台氢能重卡制造国内领先

2025-10-30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