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田禾院士、马骧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发光体,构建了基于小分子量磷光染料的掺杂纯有机近红外室温磷光(NIR RTP)体系,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室温磷光(RTP)材料具有比荧光更长的寿命和更大的Stokes位移,这类有机“夜明珠”在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使用多种策略设计了多样的纯有机RTP材料。长波长发光通常通过拓展共轭实现,这类分子溶解度较差,合成和纯化等过程都较为困难。对于RTP来说,Stokes位移的优势也会因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减小而降低。同时,稠环芳烃有致癌的可能性且难以降解。除此之外,小分子是否能有长波长发射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挑战。
近期,该团队利用硫代羰基化合物内禀的低能量激发态以及辅助的吸电子基团协同的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室温磷光发射的单环小分子体系。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预测了设计染料分子的性质,成功合成了两个此类分子(PTmEst和PTmCN),并研究了其基本光物理性质,同时使用聚合物作为基质以赋予其RTP性能。结果显示,吸电子基团成功辅助了硫原子高能量孤对电子的n→π*跃迁,发光体的最大发射波长为750 nm,Stokes位移为15485 cm-1(403 nm),而分子量仅为162。该研究为小分子实现近红外室温磷光提供了一种有趣的策略。

图片说明:单环近红外磷光体的设计、合成、性能、应用示意图
11月13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了解到,中国石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发布万亩棉田PBST地膜试验示范项目成果,宣布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BST全生物降解地膜试用成功。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长...
11月12日,以“构筑绿色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赤峰零碳产业大会举办。会议期间,远景科技集团发布能源大模型驱动的AI电力系统,并展示了其在赤峰绿色氢氨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为推动新工业绿色转型提供系统....
近日,山东省总工会发布《关于公布省总工会2025年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名单的通知》,确定了全省重点支持的78家工匠学院,其中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创建的鲁北工匠学院榜上有名。近年来,鲁北工匠学院突出院...
11月13-14日在泉城济南召开的第九届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推广及应用研讨会上了解到,经过三十年的逆袭,我国煤气化技术以规模系列化、工业流程多样化、气化物料多元化等技术优势已经领跑全球,在奔赴“十五...
近日,山东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科牵头组织各生产车间及相关职能科室,围绕技改蒸发项目开展开车前“三查四定”专项工作,以精细化排查为项目顺利投产保驾护航,最终推动项目成功实现开车运行。此次“三查四定...
阻火器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安全设备,能够防止火焰通过管道蔓延,避免引发灾难性的连锁爆炸,是工业安全中一道至关重要的物理屏障。它就像一个极其冷静和高效的“火焰保安”,驻扎在管道或设备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