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天津)有限公司揭牌仪式暨“百年黄海社、再启新征程”研讨会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成功举行。天津市国资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局,天津经开区南港产促办、科技创新局等单位代表,侯德榜博士后人,以及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各界嘉宾参加活动。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由“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先生于1922年在天津创立,是我国第一家化工研究机构,也是首个系统开展菌学研究的组织,开创了我国化工与菌学科研先河。在推动民族化学工业发展方面,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创造了数十项“中国第一”,构建起“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协助久大、永利等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成功生产出我国首批纯碱、烧碱、硫酸、硝酸等基础化工产品,奠定了我国酸、碱两翼齐飞的民族化工产业格局。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与久大精盐公司、永利碱厂共称为“永久黄”团体,是今天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弘扬“矢志不移、坚韧不拔、竭诚奉献、大胆创新”的黄海精神,天津渤化集团将设立在天津南港工业区的天津渤海化工集团研究总院,恢复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名号,并注册成立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天津)有限公司。该公司将作为天津渤化集团研究总院的实体机构,以“科学至上、创新领先”为宗旨,统筹全天津渤化集团重点研发领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围绕新能源、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市场、新生产方式,攻关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加速化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侯德榜博士次孙侯盛铮在发言中表示,“永久黄”团体创造了中国酸碱工业“双翼齐飞”的奇迹,恢复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之名体现了天津渤化集团对历史的尊重与创新的决心。他感慨“历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前辈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并祝愿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新征程中不断创造化工技艺新成就,续写新的辉煌。
“百年‘黄海社’再启新征程,如今历史的交接棒已交到新‘黄海人’手中,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将夯实基础,锚定一流,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每年至少取得5项重要成果,力争在‘十五五’末引进不少于100名高端人才,到2030年,助力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春雷表示。
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曾是中国打破技术封锁、实现民族化工振兴的基石。如今重启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是传承创新基因、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号召的关键举措。天津经开区将与天津渤化集团协同发力,依托天津经开区科创沃土与天津南港产业集群优势,强化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为天津化工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化工自立自强注入新的力量。
未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将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面向企业需求、行业前沿与国家战略,打造集研发转化、价值创造、管理服务、技术支撑、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信息共享与创业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其在颠覆性技术引导、未来产业牵头、创新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为中国化工技艺的创新发展贡献“黄海力量”。(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近日,在宁波召开的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复旦大学研究员谢玮对复旦大学与沙特阿美联合编制的《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石化产业》白皮书进行解读,为中国石化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指引。
10月21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组织专家对肇庆市顺鑫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煤基碳材料研究有限公司完成的“煤液化制高端碳材料”关键技术项目进行视频成果评价。
中化新网讯11月3日,由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粉末涂料与涂装行业展览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开幕。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胡杰指出,涂料行业是我国石油.....
近日,河南油田科研成果《南华北盆地谭庄-沈丘凹陷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斩获第35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5)二等奖。该成果首次系统论证了该凹陷形成大型页岩气田的地质可行性,明确了勘探方向、...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发布消息,10月30日,该所温晓东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选择性低于1%、烯烃选择性超过85%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