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海石化炼油部烷基化装置现场,装置主任陶嵘指着即将安装的黑色风机叶轮说:“叶轮直径75厘米、厚度20厘米,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抗冲刷、耐强酸。”
据介绍,此前因涉酸工况,风机K-8300叶轮是不锈钢SS316L材质,寿命一般不超过3个月,后来技术人员给叶轮加上了防酸涂层,但5个月左右涂层会出现局部起皮剥离,甚至腐蚀开裂。上海石化针对该情况,将碳碳复合新材料成功用于制造抗酸防腐风机叶轮,助力解决烷基化装置风机叶轮腐蚀难题。
制造这台碳纤维叶轮,有什么技术含量?
在研究院实验室,碳纤维专家黄胜德正为客户量身定制碳纤维筋。只见由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碳纤维组成的丝束通过模具,一条碳纤维筋缓缓拉挤成型,类似钢筋,但比钢筋强度更高。
“碳纤维最广泛的应用,是采用碳纤维和树脂传统工艺制备成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黄胜德介绍,“而碳纤维叶轮采用的是碳碳复合新材料,是由碳纤维和基体碳组成的多相材料,技术含量高、制备工艺难。”
为攻克难题,黄胜德与设备动力部、炼油部相关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共同攻关,将高性能碳碳复合新材料应用到叶轮领域。“碳碳复合新材料在风机叶轮领域应用,是碳纤维深化应用的又一次创举。”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沈伟说。
中国石化系统内有6家企业建有烷基化装置,均存在风机K-8300叶轮腐蚀问题。有的企业对叶轮进行防腐涂层处理,有的企业对叶轮材料进行更换,但前者运行时间短,后者材料价格高。“碳纤维叶轮使用寿命是现有材料的10倍以上,性价比高。”沈伟说,这将解决烷基化装置因风机叶轮腐蚀造成运行时间短的难题,为国内同类装置提供借鉴。
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应用,到碳纤维碳碳复合新材料应用,上海石化在多个应用领域拔得头筹。在上海石化碳纤维展示馆,专利墙上数百张专利证书,勾画出碳纤维产业迭代升级和产品应用的足迹。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工艺技术达到领先水平,可绵延数千米,推进到地层深处;采用大丝束碳纤维筋制作的碳纤维吊杆,成功应用于青岛海口路跨风河大桥,成为我国首个应用大丝束碳纤维索锚体系的桥梁工程;采用轻质高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车头罩,为广州高速地铁“湾区蓝”列车减重,在国内尚属首列;吉林通榆风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全球最长的陆上风电叶片,于2024年进行挂机试验,一个风电机组的扫风面积就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
“在碳纤维市场激烈的竞赛中,只有深化创新应用才能拔得头筹。”沈伟说。2024年,上海石化投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验基地,形成从复合材料开发到应用的系列解决方案,进一步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优势,为打造世界一流碳纤维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4月,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工建设。我们将以建设国内头部碳纤维公司为目标,加快项目建设步伐。随着碳纤维产能规模扩大,公司将持续开拓产品应用领域,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为下游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说。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建成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的设计温度最高为450℃,设计压力最高60MPa,具备模拟极端现场工况的能力,不仅能够精准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极端环境,更为高温高压球阀及...
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建材设计院、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含硫钙废弃物协同处理新技术及硫磷钛钙锂联产生态...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食品安全的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传统生产方式中,反式乌头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分离纯化成本高;而...
6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发布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教授启动了发布仪式,张霖宙教授代表研发团队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史权教授介绍并回顾了平台30年来基础...
6月27日,由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三十周年交流暨石油分子工程前沿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超过30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共同回顾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发...
中化新网讯6月25日-27日,2025中国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磷系新能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和首届磷产业数智化技术装备展示展览交流会同步在湖北宜昌召开。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全宏在会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