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以技术驱动炼油业绿色突围

全球炼油业加速绿色转型

近日,有咨询机构分析预测,随着汽油利润率下降以及碳排放压力加大,全球超过20%的炼油产能(约390万桶/日)面临关闭风险,欧洲炼厂形势尤其严峻。预计到2035年欧洲炼油产能将关闭30%以上。其次,欧盟碳价已突破90欧元/吨,5年内增长4倍,使得欧洲炼厂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对此,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中国副总裁兼总经理孙建能表示,目前,全球炼化产业重心正在加速东移,亚太地区正成为炼化产业新重心。炼化行业发展,与汽车电动化进程密切相关,并且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技术创新迭代与生产线转型升级发挥着关键作用。炼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在过“绿”关上,要下足功夫。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炼油产能稳定在10亿吨左右,炼油能力全球第一;国内炼油资本开支大幅放缓,从份额扩张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减油增化与原料轻质化同步推进。孙建能表示:“在炼化行业,霍尼韦尔协助行业客户找准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可行的减排方法与技术,在原料、工艺、排放、运营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业减排的技术方案。借助霍尼韦尔UOP的工艺技术,企业能从每滴石油、每立方天然气和每吨煤炭中创造更大价值。”

技术创新:驱动减油增化与低碳燃料应用

众所周知,航空业能源转型依赖于炼化行业发展,飞机燃料通常占到运营成本的20%至30%。在提效降碳的趋势下,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势在必行。炼化企业实现减油增化、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霍尼韦尔约60%的新产品研发投入以可持续为导向。霍尼韦尔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工艺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UpCycle工艺技术等,均能为炼化企业提供全链条减碳支持。

据悉,与石油基燃料相比,采用霍尼韦尔UOP的技术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60%到88%的温室气体,帮助航司实现低碳飞行。早在2016年,霍尼韦尔Ecofining™工艺就率先实现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化生产。为满足市场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可再生燃料迅速增长的需求,霍尼韦尔陆续推出了涵盖一系列原料的解决方案。除了Unicracking™、Ecofining™,霍尼韦尔的可再生燃料产品组合还包括乙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ETJ)技术和eFining™。在中国,霍尼韦尔已与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展开合作,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在中国的应用落地。其中,与嘉澳环保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打造的大型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项目选用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工艺技术、催化剂和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采用Ecofining™工艺技术并率先投入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装置之一。项目已经投料成功,顺利产出符合产品标准的油品。

作为可持续发展闭环中的重要一环,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目前,霍尼韦尔已经推出先进溶剂技术、新型薄膜碳捕集技术、改进吸附剂和新工艺设计,通过与跨行业和跨地域的合作应用高效燃烧技术、碳捕集技术,帮助客户在排放及回收方面找到改进空间,全力“挤尽”排放和回收环节的绿色潜能。再如,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领域,霍尼韦尔将颠覆性的UpCycle塑料回收工艺成功商业化。该技术能大大降低回收制造过程中的碳足迹并实现成百上千次的回收循环利用,促进塑料循环经济发展。

数字化与工艺升级:构建“未来炼厂”竞争力

不仅如此,孙建能还表示:“低碳转型不仅需要工艺革新,更需通过数字化提升能效。霍尼韦尔提出的‘未来炼厂’理念能够积极帮助石化企业实现炼化转型和炼化一体化,不仅满足炼厂投资建设清洁燃油产能的需求,石化产品的产出更可高达70% 以上。”近日,霍尼韦尔还重磅推出了年度创新技术成果MTO-600催化剂,相比前代产品MTO-100,在多个维度进行了优化升级,为炼化行业可持续发展再次添砖加瓦。通过优化分子筛结构和酸性位点分布,使MTO-600的单位轻烯烃(乙烯+丙烯)甲醇消耗率降低了至少1%。再比如,焦炭生成是影响MTO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MTO-600采用创新的抗结焦配方,使焦炭产率大幅下降。这不仅延长了催化剂的再生周期、减少停车检修频率,还能降低装置能耗和碳排放。

霍尼韦尔UOP中国副总裁兼总经理石文才透露:“目前,我们已与两家中国领先的石化企业签署了性能解决方案协议,承诺分享因KPI(关键绩效指标)提升带来的收益。这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模式体现了我们对技术效果的信心。通过降低甲醇消耗率和焦炭产量,MTO-600能够帮助客户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霍尼韦尔UOP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MTO-600催化剂的推出正是我们践行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结合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多高效、环保的催化产品和服务。”

相关推荐

上海:绿色低碳赛道上“显身手”

​近日,上海市组织开展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的2025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深入挖掘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经验、特色、亮点,讲好“双碳”故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河南强化危废环境治理

近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提出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案件高发态...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克石化精准施策节能降碳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联营一体化项目现场,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技术团队正在推进蒸汽管网对接工作。该项目投产后,克石化将停运4台锅炉,实现煤炭消耗“清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祥云股份工业级磷酸二氢铵获碳足迹认证

近日,祥云股份集团公司核心产品——工业级磷酸二氢铵通过碳足迹认证,为外贸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红光公司废酸处理改造项目投运

近日,从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红光公司“废酸处理环保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现场传来喜讯,102B废酸真空浓缩装置产出硫酸浓度达到82%以上,返生产线硝化使用,各项指标参数满足需要,技改项目取得成功。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天大教授发表研究成果:源头减碳与后期除碳需双管齐下

近日,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超教授等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自然综述:清洁技术》期刊发表题为《规模化碳移除不应以推迟减排为代价》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碳中和发展应分别设定源头减碳与后期碳移除...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