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清河草斜52新区方案的第一口产建井面120-3-平20井获日产油15.2吨、分支水平井面120-1-平20井第二轮热采后日产油8.1吨,为普通稠油油藏高效挖潜提供了经验借鉴。今年以来,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推动清河采油厂增储上产取得阶段性突破。
做优产建方案,少井高产创效益。紧密围绕“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工作目标,该院研究人员自启动方案编制工作以来,始终秉承以最少的井数实现最大化的单井产量和经济效益理念,推动老区高效、集约化开发。该院负责清河采油厂的两个新老区产建方案编制,以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探照灯”,运用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精描地下“经络图”,并根据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地应力等参数定制井型和完井方式,通过“一井一策”差异化设计,在草斜52和面138两个沙四段滩坝砂稠油区块总计部署水平井12口,其中不乏分支水平井、跨断层侧钻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穿行储层甜点,新建产能1.41万吨。
强化现场跟踪,地质导向稳穿行。江汉油田研究院建立“专家、技术员、现场”三级联动机制,选派一老一新两名技术骨干24小时现场轮班驻守,提前建好地质模型和地层对比库,实时分析随钻测井和岩屑数据,结合地震与邻井数据,动态更新钻头前方地层模型,有力保证了水平段优质油层钻遇率,其中面138沙四段首口产建井水平段油层钻遇率100%。目前在草斜52和面138区,两台钻机同步攻坚,技术人员与现场工程师紧密协作,确保钻井轨迹精准穿行甜点储层。“专家们带着方案下井场,连轴转帮我们打出高产井,产量就是他们拼出来的。”采油队队长感慨道。
攻关三次采油,技术矩阵增产量。清河采油厂是江汉油田全力推进三次采油技术落地的主战场,研究院原油采收率团队打出技术“组合拳”,构建“抗钙镁聚合物+黏弹性颗粒”非均相复合驱体系,针对特高含水、低采出程度的现状,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抓手,应用液固非均相复合驱技术,研发出超短疏水碳链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实现“扫油-洗油-调剖”三位一体协同,同时构建适合高钙镁油藏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确定了注采参数。按照“发展化学驱、评价降粘驱、探索气驱”的工作思路,因藏施策开展专项技术攻关研究,破解老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瓶颈。面1区聚合物驱日产油由6吨上升至18吨以上;面138区块创新应用降粘剂驱技术,一季度累计增油375吨,面4区非均相驱试注井组注入压力稳步上升,三次采油技术规模化应用迈出关键步伐。
4月20日,由石化四建储运工程公司承担的东营原油商业储备项目首台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主体超原计划提前23天完成封顶,获得业主及兄弟单位高度赞扬。面对基础交安滞后及8台储罐同步施工等挑战,工程项目团队....
4月1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文昌16-2油田开发项目新建导管架平台在海南文昌海域安装就位,成为海南海域结构总高度最高的海洋油气开发生产导管架平台,标志着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4月9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暨技术装备与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能源管道行业的系统方案商与系统服务商,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为管线装备量身打造的天然气管线压缩机、...
3月26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近日,首座海洋油气装备专用十万级高度洁净室在天津滨海新区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擎海智控车间建设完成,进入调试阶段,助力我国海洋油气装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