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打通氢能全链条堵点

  2024年11月,氢能作为能源属性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氢能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指出产业发展当下的一个共性问题——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化程度不足。为此,他们呼吁国家继续出台政策,打通氢能在“制储运用”等全链条上存在的技术堵点,加大财政补贴,助力氢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建议,成立国家氢经济工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协调氢能产业发展。同时,优化行业标准法规,建议从国家部委办局层面,统一标准及审批口径;通过揭榜挂帅或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政策支持,继续降低制氢成本,带动产业规模效应;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尤其是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完善产业协同机制。建立合理、科学的项目实施目标以及经济效益示范评价模型,鼓励市场主体强强联合,在资源禀赋地区进行示范,并配套合理的补贴比例,实现具有特色应用场景的氢能示范。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也呼吁加快绿氢绿醇推广应用。他建议示范项目先行,带动产业技术日趋创新发展,从国家层面推动风、光、氢、醇一体化大型绿色能源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针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就近制取绿氢项目,实行灵活的电价机制,取消过网费等限制;开通绿氢项目申报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企业负担;将绿氢纳入绿色金融重点支持对象,降低贷款利率、土地和税收成本,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活水。钟宝申还建议我国完善绿氢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争取成为全球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聚焦低成本安全储运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指出,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但很多地区和企业半数左右的氢气被烧掉或放空,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原因之一就是氢气目前无法安全储存和长途大规模运输。我国在镁固态储氢技术上建有国际上最大的镁储氢研究队伍,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宝武集团等已开发出一批世界级成果。但对于新的储运氢技术,政府支持力度较小,高水平研究平台缺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因此他建议重视发展镁基储氢技术。一是加大对镁储氢、运氢产业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力度;二是完善镁储运氢政策和制度工具箱;三是规划和建立镁储运氢全国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相关推荐

华为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中化新网讯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启幕。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代表华为发布了多项超节点和集群产品,并发表了题为“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设施新范式”的主....

2025-09-18     中化新网

化工强国建设需聚焦“六个提升”

作为世界化工第一大国,我国正加速向化工强国迈进。

2025-09-18     ​中化新网

乐山聚力打造绿色化工千亿产业集群

9月16日至18日,记者在四川乐山举办的2025中国(乐山)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乐山正依托丰富的岩盐矿、磷矿、萤石矿、天然气等资源,以五通桥化工园区、犍为—马边飞地化工园区为主要承载区,聚力...

2025-09-18     ​中化新网

产值冲刺3500亿!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近日,广西发布的《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将广西打造成面向东盟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北部湾绿色化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产业发展....

2025-09-18     中化新网

平煤神马尼龙科技己内酰胺改造项目开始阶段试车

  中化新网讯9月16日下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禹保卫深入己内酰胺车间开展现场办公,针对车间绿色化改造收尾阶段的难点问题现场协调、精准破题,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

2025-09-18     河南石化新闻

广东天承化学高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启建

9月17日,广东天承化学高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此次动工的项目位于珠海经开区精细化工区化联三路东南侧,占地面积约2.5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将建设年产3万吨高端电子....

2025-09-1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