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石化仓储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3月20日~3月21日,在江苏徐州举行的2025第七届全国石油化工数字化罐区论坛(交流大会)上,业内专家指出,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已成为破解行业发展瓶颈的核心驱动力,重塑石化仓储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风险防护体系和消防应急能力。
从定位监控到全链追溯 织密风险防控网
面对行业空罐率攀升与安全监管强化的双重压力,智能化安全管理体系成为行业共识。同时,化工行业具有生产装置大型化、密集化、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紧密耦合等特点。因此,化工园区需加强对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及工作状态监控,对各种报警信息及时准确地获取和掌握,以及人员车辆的安全管控,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率等,化工园区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需求迫切。
江苏德大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储运装备事业部总经理武光弘介绍了公司开发的流体智能装卸设备、流体智能装卸车撬、智能装卸管理系统等产品,能够利用可视化平台在线监控鹤位信息、罐信息以及码头信息,未来将进一步深入智能装备、数智化储运的研发。
“液体化工品在数字化改造中面临安全与风险管控难题、技术集成与数据治理瓶颈等诸多挑战。”恒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国杰指出,在危化品管控体系方面,公司构建了以危化品货物为生产业务主线的全过程、全链条、全追溯的积分体系,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应急评估的模型,实现应急的救急决策和模拟仿真的应急联动效果,提升整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指挥决策的科学能力。
从传统监测到主动防护 让危险“防患于未然”
油品储罐消防安全是影响石油储备安全的重要因素,储罐变形、罐壁腐蚀、浮盘漂移等现象都有可能导致火灾发生,业内一致认为石油储罐是火灾风险最高的装置之一。
“如果能提前预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并能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那对企业来说是损失最小的,因此实现火灾的事前主动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抑爆研究室主任吴明军说。
吴明军表示,与传统风险防护手段相比,储罐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一体化技术,能够依据对电场强度及电场变化率的分析,实时监测本地雷云变化,对可能造成危险的变化加以识别并预警。外浮顶储罐密封圈主动安全防护技术能够消除一二次密封腔内油气混合气可燃物和助燃物,通过在线监测及时发现密封隐患,再通过智能抑制主动消除燃烧条件,预防火灾发生。
“主动安全防护系统已在全国520多个大型石油储罐上安装应用,保护原油达五千万立方米。”吴明军说。
从人工扑救到无人消防 破解高危火灾扑救难题
据了解,大型原油储罐以及高温重质油、低沸点易燃液体等特殊油料储罐火灾扑救难度大,现有灭火装备已无法完全满足实战灭火需求。同时,石化罐区火灾扑救和事故处置危险性极大,现场常伴有毒性物质的扩散和腐蚀性物质的喷溅流淌,极易发生爆炸,对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会造成极大威胁。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研究员陈涛认为,石化罐区应当引入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或浓烟弥漫的区域,从而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陈涛在会上介绍了该院研发的举高喷射消防机器人,该产品能够实现高危高位火灾近距离精准高效灭火,可代替人员抵近作战,有效降低人员伤亡,提高灭火效能。其创新折叠臂变幅伸缩同步调节与配重补偿技术,解决了轻型机器人举高平衡与防倾覆难题,可进行间喷射灭火,举升高度首破15.4米,最大射程大于45米,最大爬坡能力大于30%。
“如果未来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化,实现作业库区现场人员越来越少,最后甚至达到无人化,这样就达到了理想境界。”中国化工流通协会仓储分会会长金勇说。
近年来,随着市场趋势的变化与环保形势的收紧,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不得不考虑如何重塑行业价值链,从而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局势中站稳脚跟、获得新的机遇。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将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对研发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给予支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3~2023年,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稳步提升,一级指标中“创新协同”指标的增速领跑其...
4月16日,由疆亘资本主办的“出海——科威特”战略合作会议在北京举办。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腾机器人”)与科威特RQUATTRO、海南熙锦数安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科威特防爆机器....
机器狗与人形机器人穿梭于人潮之中,数台无人机在空中静静高悬,以蓝白红为主基调的展馆之中充满了各家企业绚丽的电子屏与琳琅满目的原比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