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紧扣“夯基础、促升级、强联动、提质效”十二字方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三箭齐发”,全面夯实基础管理根基,提升管控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风险防控 护航生产经营
晋能控股化工产业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以技术会诊、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培训赋能为抓手,持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风险精准防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全力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保障化工产业生产经营稳定有序。
晋能控股化工产业深化技术会诊与隐患排查,形成“企业自查+交叉互检+专项检查+第三方诊断”的立体化隐患排查模式,助力企业精准消除设备运行隐患,精准化解安全风险;强化化工重点环节管控,全方位动态监控重大危险源,严管“八大特殊作业”,加强开停车、检维修等非正常作业管控,切实降低风险,筑牢安全防线;完善安全体系与标准建设,构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系统监管、自主管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深化“136”安全管理模式和“危险作业安全操作五步法”,强化培训教育与应急管理,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控”转变,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护航生产经营行稳致远。
加强监督检查 筑牢稳产之基
晋能控股化工产业不断夯实生产基础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深化指导服务,全力保障生产系统“安稳长满优”运行。1至8月,化工产业生产氨醇1340.02万吨,同比增加130.54万吨,超额完成年度序时计划目标。
晋能控股化工产业健全完善对标体系,优化调整生产消耗指标对标值,开展节能降耗典型经验和做法交流,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扎实开展雨季“三防”工作,及时转发各类气象预警提醒156次,开展雨季“三防”现场检查,加强对排水系统、防雷接地装置、变配电设施及周边边坡、挡墙等关键设施、关键区域的检查力度;强化工艺指标管理,抽调产业内部生产工艺、标准化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两轮次全覆盖现场督导检查,提升工艺指标管控和现场标准化工作质量和效果;强化供电系统管理工作,开展供电系统现场督导检查,保障生产稳定运行。
发挥平台优势 引领科技创新
晋能控股化工产业夯实科技基础管理,利用产业技术总体协同和平台优势,充分发挥科技推广应用中心作用,助力基层化工企业技术进步、平台建设和技术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晋能控股化工产业注重技术创新,落实技术改造、能量梯级利用等措施,针对气化、净化、合成等领域,推动无烟煤气化、航天炉无烟末煤气化、余压发电、余热利用等技术升级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整体能效水平;强化科技平台建设,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省级创新平台17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鼓励所属企业参与各级科技奖项申报、知识产权申报,2021年以来共获得省部级奖励38项,获得授权专利1007项;围绕新型循环水处理、泵效率提升、锅炉烟气高效处理等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引进新型技术,为企业搭建互通交流平台,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和路径。
晋能控股化工产业还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持续关注新工艺、新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掌握行业变革性技术,为企业提质升级做好技术储备;全力推动化工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将每日产量、销量、价格等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可视化,更好掌握企业生产运营状况,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强化计量检定管理,修订完善计量检定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引进使用先进计量检测设备,加强计量检定人员队伍建设,保障生产精准可靠。
今年4月,《磷石膏处理处置规范》(GB/T 32124-2024)正式实施。这一国家标准,明确将石膏基建材、市政管道、高端填料等列为磷石膏资源化核心方向,加快推动我国磷石膏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4个多...
9月5日,由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联合筹建的山东省海水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标志着山东省以海水综合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步入快车道...
近日,天能化工有限公司召开班组长座谈会,该公司20名班组长聚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员工诉求等热点话题畅所欲言、凝聚共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