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4日,2025年长三角化工专项职业技能竞赛在宁波落幕。此次竞赛由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三省一市总工会共同主办,吸引了长三角地区17支队伍、132名化工高手同台竞技。
宁波作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宁波石化经开区等三大国家级化工园区,已形成“油头化尾”的全产业链和以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百亿级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随着行业持续发展,一线岗位需求增加,对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宁波镇海以承办本次竞赛为契机,以高标准、高水平赛事推动化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承办此次竞赛是镇海区总工会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实践。我们全力做好服务,助力长三角绿色石化产业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镇海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竞赛设置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员2个工种,主要采用“理论+仿真+实操”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模式。比赛现场,化工总控工的选手们在仿真操作中,根据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单元冷态开车、正常停车工况、稳态运行及事故处理。化学检验员选手们在仿真操作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含量,并在分析实操中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无机化工产品中铵含量,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力求精准。
最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王梓清(化学检验员)与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李智森(化工总控工)摘得桂冠;团体一等奖由江苏四队与浙江一队分别斩获。“这次比赛让我见识到各地顶尖高手的水平,获奖既是惊喜,更是鞭策。从2022年参赛至今,四年磨一剑,这次终于突破了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李智森赛后表示。
据悉,根据奖项设置规定,理论、仿真、实操均合格,个人综合成绩前6名的选手将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申报核发技师证书。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0月17日,乐山市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乐山)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建立完善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和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