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截至5月6日,抚锦郑管道今年已累计转输油品95.68万吨,管道沿线各库站保持安全高效运行。
“抚锦郑管道是国家‘北油南调’的战略工程,肩负着优化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格局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使命。”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业务营运部经理刘鑫表示,2024年9月17日,首批柴油自管道经辽宁、天津、河北、河南3省1市的14个地级市正式注入郑州末站,抚锦郑管道全线贯通投用。
抚锦郑管道投用以来,东北销售与西北销售紧密协作,联动国家管网推动抚锦郑管道与兰郑长管道全面连通,在中原腹地形成更加完整的成品油供应网络,保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物流优化空间进一步拓展,成品油产业链合力不断增强。
据刘鑫介绍,传统意义上的“北油南调”,转运次数多、损耗管理难度大、运输路线长,一般需要25—30天,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还会延误更长时间,保供成本较高。并且,受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及天气因素影响,物流周期延长,保供成本还会增加。东北销售抓住抚锦郑管道投用契机,依据市场动态与管道实际运行状况灵活调整管输方案,做到资源精准配置与滚动平衡,实现油品输送与价值流转的顺畅衔接。通过在管道薛店站对锦郑管道输送的成品油资源进行重组,再经过郑长管道输送至湖南、湖北、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运输时间减少20多天。
经核算,相比营口港、大连港资源发运模式,新运输方式将使吨油运费降低40—80元,抚锦郑管道河北杏园油库的“管道+公路”模式,取代原“铁路+公路”开展公路配送及跨区配送后,吨油运费最多可节省78元。同时,借助抚锦郑管道锦州站的仓储容量,对油品存储进行合理布局全年可节约整体运输成本1亿元。
6月19日,中船集团七一一所与上港集团能源公司、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对一艘14000TEU大型集装箱船成功完成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LCO2)接卸回收工作,标志着全球首次船对船LCO2接卸作业完成,...
今年以来,河南油田物资供销中心通过“全天候响应+精准化调度+应急化保障”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构建起高效物资保障体系。今年前5个月,该中心完成采购入库物资2.31亿元、供应物资2.33亿元。
近日,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南五110千伏变电站分散式风电工程首批三台混塔式风机混凝土段阶段性吊装任务圆满完工,其中最新引进的1250吨履带式起重机首次亮相施工现场。
日前,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汽轮机完成GII跳闸试验,标志着该项目首台大型关键机组单机试车取得成功,为下一步乙烯装置联动试车与项目投料开工奠定基础。
“油井黄20斜-8井换上减磨接箍后,检泵周期从11个月延长到了约19个月。”6月10日,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技术监督站作业技术室主任王应加看着新鲜出炉的生产数据难掩欣喜。